融媒体管理平台 | 点击收藏 | 设为主页
首 页 > 学术动态 > 正文

【学院快讯】王振宏教授课题组在儿童情绪与社会行为发展研究领域取得重要成果

  部门:心理学院     发布时间:2021-01-07 16:00:27     部门:心理学院     

近日,我校心理学院王振宏教授课题组近期在儿童社会行为发展及其家庭环境与神经生物因素对儿童社会行为发展的交互影响研究领域取得了突破性成果。一方面,课题组对儿童青少年亲社会行为发展及其影响因素进行了系列研究,研究结果进一步确证儿童基线迷走神经张力与其亲社会行为的非线性关系,并首次揭示了移情在其中的中介作用和抑制控制的调节作用(Zhang, R., &Wang, Z.*2020)。

研究也发现父母情感温暖、高质量的亲子依恋、同伴依恋对青少年亲社会行为及性格优势形成的重要作用,基线迷走神经张力对同伴依恋和亲社会行为关系的调节作用等(Zhang, Y., Yang, X.*, Liu, D., &Wang, Z.*2020; Liu, Q., &Wang, Z.*2020)。另一方面,课题组对基因、神经生理与环境因素对儿童青少年问题行为形成动态交互作用机制进行了系统探讨,研究首次发现COMT基因rs4680多态性与家庭功能交互影响以个体内反应时变异(IIRTV)为指标的儿童注意控制及其脑功能(Zhang,Y., Yang, X.*, &Wang, Z.*2020),而以IIRTV为指标的注意控制与迷走神经功能协同影响、与家庭环境质量交互影响儿童外化问题的发展变化轨迹(Peng, Y., Zhang, R.,&Wang, Z.*2020),研究还发现在父母婚姻质量与儿童内化问题的纵向关系中,母亲情绪表达的中介作用和儿童基线迷走神经张力的调节作用(Zhang, R., Yang, X., Liu, D., &Wang, Z.*2020)。课题组对这一领域的系列研究成果进行了系统的理论总结分析,首次提出了基因-神经生理-环境因素影响儿童发展的动态交互作用模型,并基于该理论模型深入系统讨论了儿童发展的环境敏感性问题(王振宏,王笑笑,李彩娜.2020)。课题组系列成果的发表,反映了我校心理学科有关个体神经生物因素与家庭环境因素交互影响儿童情绪社会行为发展机制研究方面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

附:相关成果链接.docx

上一篇:我校学应用催化研究中心召开第四届学术年会
下一篇:马克思主义学院闫杰花教授专著《新时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在越南出版发行

相关文章

读取内容中,请等待...
师大首页 | 学校办公室 | 宣传部 | 红烛网 | 图书馆 | 为学网 | 后勤集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