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为隆重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营造知史爱党、知史爱国的浓厚氛围,《陕西师大报》从本期起推出“品读党史经典”栏目, 特邀相关专业师生推荐党史经典书籍,带领师生重温中共党史,从党的奋斗历史中汲取奋进的力量
《大道之行:中国共产党与中国社会主义》
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宋吉玲推荐语:
本书是任教于清华大学、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复旦大学的五位“75后”年轻学者结合改革开放的亲身体验,对党和社会主义事业发展进行深度思考的结晶。全书从文明、政治、社会、基层、经济各方面分析中国道路、中国制度、中国治理的优势与问题,探讨了中国共产党如何克服重重危机与挑战,并回答了人们深感困惑的一些重大问题——在世界资本主义的包围中,中国社会主义道路能否走得通?社会主义中国能否、又如何驾驭资本?中国社会主义如何从初级阶段向中高级阶段发展?中国政治制度是否适用于“全球化-信息化”时代?如何把基层重建为以劳动人民为依归的共同体?如何把越来越多元和流动的中国社会重新组织起来?书中提出具有较强启示意义的新观点,例如,党的建设的核心在于通过思想与制度建设保持政治主体性;建设社会主义的根本在于驾驭资本为人民服务;加强党的经典体系建设;把人民组织起来、落实基层直接民主的基层善治之道;保护人民的结社意愿、以人民社会包容公民社会等。
阅读本书将对科学把握中国优势、中国危机和中国创新,深刻理解始终坚持党的领导以及党只有信仰人民才能领导人民的历史真理,进而强化使命担当具有重要帮助。
《红星照耀中国》
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师袁玉梅博士推荐语:
《红星照耀中国》的作者埃德加·斯诺是第一个进入红色苏区进行采访的西方新闻记者。1936年,斯诺冲破日军和国民党的层层封锁,冒着生命危险,进入陕甘宁边区,经过四个月的采访、考察,用平白朴实的语言向世人讲述了真情的延安、真诚的共产党和真实的中国革命。这部作品自问世以来,再版不断,行销海内外的根本原因在于其真实、客观、全面地刻画了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下的人民和革命。真实的记录来自于鲜活的素材。作者不仅采访了毛泽东等党的主要领导人,还有十多岁的“红小鬼”以及共青团、妇女组织等机关工作人员,而且作者还可以自由地向农民询问情况。
其次,简洁幽默的语言和栩栩如生的细节描写,是成功吸引读者的重要原因。他将震撼中国的动荡描述为“受孕”“临产的胎动”“产时的阵痛、产后的结果”,这些形象的比喻和奇妙的想象无疑增添了一抹亮丽的色彩。更为重要的是,斯诺对重大历史事件有着科学判断。他用大量生动的事实戳穿了国民党反对派散布的谣言和谎言,真诚地歌颂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伟大革命,回答了中国共产党党员究竟是什么样的人,他们为什么要革命,他们正在进行什么样的革命,从而颇有预见地向世界宣告: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的革命事业将如一颗闪闪的红星那样照耀中国。
《中国共产党历史》第一卷
马克思主义学院博士生赵雪推荐语:
在几千年的历史长河中,中华民族创造了悠久灿烂的中华文明。自鸦片战争开始,由于西方列强的入侵、封建统治的腐败,中国逐渐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华民族遭受了前所未有的苦难。从此,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成为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1921年7月,中国共产党诞生于挽救民族危亡的斗争中,改变了中国人民反帝反封建斗争屡遭挫折和失败的历史。从红船中走来,经历百年峥嵘岁月,中国共产党始终坚守初心,理想信念从未因时间流逝而消逝。
了解党的百年奋斗史、新中国70多年的发展史,了解党的光荣传统、宝贵经验和伟大成就,是牢记党的初心和使命的重要途径。
《中国共产党历史·第一卷(1921-1949)》,详细记述了中国共产党的创建史,土地革命、抗日战争、解放战争等历史时期的奋斗史,记录了党在不同历史条件下完成伟大艰巨任务所积累的宝贵经验。我们党在长期奋斗历程中形成了伟大精神谱系,凝聚了党在革命、建设和改革实践中艰辛探索的精神内核,是治党治国宝贵的政治和精神财富。回顾新中国成立前二十八年的风雨历程,全面学习党和国家历史上的重大事件和重要人物,正确认识党情、全面掌握国情,深化对党的信赖,坚定对党的领导的信念,具有十分重大而深远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