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媒体管理平台 | 点击收藏 | 设为主页
《陕西师大报》总第641期 六版:六版综合 返回目录

齐以恒:有一分热,发一分光

2021-05-21 22:29:19
来源:本报讯
作者:学生记者 伏裕民 吕涵林

编者按:红船摇曳,薪火相传。在中国共产党光辉奋斗历程中,一代代风华正茂的年轻人用热血和信仰撑起一片理想的天空。为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本报特推出“恰同学少年”栏目,专访我校青年学子中间的优秀共产党员,记录他们为理想而奋斗的风貌,展现他们向未来而进发的身姿,鼓舞青年一代勇担时代使命,在不懈奋斗中书写青春华章。


暮色渐合,台灯撑开小桌一角光亮,我校历史文化学院2017级本科生齐以恒还在构思着他的党史论文。在他面前,是一沓多次涂改的手稿、几本时常翻阅的党史资料、电脑上反复修改的论文。除了“哒哒哒”的打字声与他相伴,书中革命先辈的谆谆教诲也汩汩流入他的心田。夜,更深了;指引内心的那盏灯,更亮了……


从红领巾到党员,初心灿然


“我的父母,还有很多师长都是党员。小到社区调解、铺路修桥,大到地震募捐、抗疫执勤,周围党员身先士卒的精神一直深深感染着我。再难的事,都要有人愿意往前冲,而我也愿意做他们其中的一员。”齐以恒说。


从红领巾还在齐以恒胸前飘扬时,周围人潜移默化的影响就将一颗红色的种子深埋在他心间。知识日渐丰富,思想日渐深邃,那颗种子也在破土抽枝、茁壮成长。


2017年初秋,齐以恒来到师大校园,还未脱下身上的军训服,就买来一本师大稿纸,平展地铺在案前,庄严地写下“入党申请书”五个字。一笔一画,从童年的模糊认识写到青年的清晰理想:“我,要加入中国共产党。”


齐以恒蓄好力、加满油,开始朝多年来追逐的那个闪闪发光的目标全速前进。上好每一堂课,学好每一次团校和大学生骨干培训班内容,当好一名称职的班长……“付出今日的气力,不求明天的回报”,这样朴素的想法指引着他和班级,收获了国家奖学金、“优秀班集体”“优秀学风示范班级”等荣誉,也更加坚定了他朝前走的信念。“以前在做的,我现在也在做,而这,也是我未来继续要做的。”


百炼成钢,千琢成玉。在接受组织上从言行到品德,从能力到性格的全面考验之后,2020年1月2日,在一面鲜红的党旗下,他举起右拳庄严宣誓,正式成为了一名光荣的共产党员。“我志愿加入中国共产党……”


“入党誓词,传达的是一种无畏的信念,是将要履行的责任。能否加入中国共产党,是对个人能力的一种检验。”一抹红色融入连绵江海,一星火焰汇入燎原烈火。“以后有一分热,便发一分光,去照亮、去影响更多的人。”


从历史到当下,精神永续


“涂通今是红军长征时期的一位赤脚医生,四渡赤水河战役里,他掉入万丈悬崖,醒来时发现自己挂在峭壁枯松上,被救起时早已成了‘血人’。他咬着牙,拖着伤体,继续前行。后来他成为了红军的医学博士、我国神经外科事业的开拓者、共和国开国将帅之一。”党史人物故事分享交流会上,齐以恒的生动讲述,将同学们重新带回艰苦卓绝的长征情境。


“党史绝不仅仅是书本上的文字,它是鲜活的、有血有肉的。”齐以恒喜欢把党比做一个人,人由小到大,党也由小到大。“党在摸索前进中历尽艰辛、永不言弃,不断壮大自己的队伍,就好比一个人的成长。”


巍峨雪山,泥泞草地,齐以恒常把自己代入党史人物的情境中,想象着如果自己是涂通今,濒临绝境,又该如何自处。“我不知道自己能否做得那样好,只有不懈努力,才有可能向前辈看齐。”


善思方为善学,学而不思,所学永远无法内化于心。看资料、谈感悟、思启迪,就是齐以恒写论文时一步步夯地基、搭框架、砌砖瓦的过程。“只有思考后的东西才是属于自己的。”


在齐以恒看来,学习浩瀚党史,目的不在于记住多少知识,而在于能够沉淀自己、映照初心,获得无可取代的精神力量。“百年党史,栉风沐雨,一道道关坎,前赴后继的,是人,更是精神,是共产党员为了理想目标奋不顾身的精神。中国共产党的精神谱系,是一方永不枯竭的富矿,更是芸芸众生向死而生、一往无前精神的集中体现。”敲完论文的最后一行字,齐以恒震撼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静。他不禁问自己:“为什么我们不可以像他们一样,在自己的身上绽放出这样的光辉?”


从清晨到日暮,奋斗不止


第一缕晨光刚刚穿透树梢,早起的鸟儿才发出第一声清啼,齐以恒已站在图书馆门前,等待开馆那一刻,走向阅览室里自己熟悉的“驻地”。“每一天都从清晨开始,在夜晚结束,我时常问自己,该怎样度过这样的每一天?”


从先贤的“吾日三省吾身”到共产党的“批评与自我批评”,齐以恒从中领悟到保持自我先进性的方法——不断自省,填充空白,走出自己的舒适圈。这个闲不住的年轻人,总是用学术论坛、社会实践、团体活动把空闲时间填得满满当当。


在华东师范大学全国历史学本科生论坛上,来自各高校的年轻人围坐一圈,意气风发地分享着自己的学术观点,齐以恒就是其中一员。“人决不能固步自封、只守着自己的‘一亩三分地’。参加学术论坛,是与优秀的同侪交流,开阔眼界,表达自我的好机会。”


2018年,在“赤脚医生口述历史调研”学术训练营里,齐以恒深入了解了赤脚医生的生活工作环境。“路,蜿蜒崎岖,一个村医,一口药箱,颠簸过家家户户,问症开药,回来时忙着整理病历……”这些艰辛,他记在心上,写了下来——《20世纪早期国人精神病认知观的转变》,这是他作为独立作者发表在《中学历史教学参考》的第一篇学术论文,也被他称做自己的“孩子”。


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2020年8月,蜀中热浪滔天,人和稻苗都挺不起腰来,调研队的步伐却没有停下。在四川都江堰人民渠口述历史项目中,齐以恒走出了象牙塔,“将所学与实践相结合,才能找到接地气的感觉,找到研究的意义所在。”


“齐以恒总能发现一些让内心产生共鸣的东西,让他有所思,有所悟,最终用自身所学展示出来。这是他能够在平平无奇的岁月里发光的原因,也是他一路走来不变的初心。”他的老师黄正林这样说。


目前,齐以恒已保研至南京大学攻读硕士研究生,无限的未来展开在他的眼前,“过去,我从党史中汲取成长的宝贵精神财富;如今,我成为了中国共产党的一员;未来,广阔天地,大有作为,我会不断磨练、提升自己,无畏无悔地担起时代赋予的使命!”



下一篇:品读党史经典

师大首页 | 学校办公室 | 宣传部 | 红烛网 | 图书馆 | 为学网 | 后勤集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