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报时间

《陕西师大报》总第646期 四版:杏园副刊 本期共8版

查看往期

给刘国欣老师的一封信

作者:

2021-09-25 16:11:18


国欣老师:


展信安,见字如面。请原谅我用直呼名讳的方式称呼您,这种方式或许少了些严肃庄重,却多了亲切友好。严格说来我并不是您的学生,但是值此教师节之际,我仍然想通过我的方式向您表达感谢与祝愿。


高考我以三分之差未能进入中文系读书,于是决定竭尽所能转专业到文学院。转专业的路上充满了无数学习上的障碍、身边人的质疑乃至自己对自己的否定。正当我一度决定得过且过,在原来的学院晃到毕业的时候,我旁听了您的一节课,而它也改变了我的道路。


当时,一个文学院的朋友向我介绍了您的课,或是出于弥补缺憾,或是仅仅为了调节心情,我在一个阳光明媚的下午,坐在了那间教室的第三排。我看见一位身着绿色碎花绸袍的老师款款步入教室,长发如瀑布,一半散在身前,一半隐于身后。诚实说来,她给我的第一印象并不惊艳,只是那双眼睛里(就像白鹿原中的朱先生看人所注重的那样,我观察的首先是人们的眼睛)闪烁着温柔知性又坚韧执着的光。


那节课您讲到文学的痴,您说:什么是痴?我的本科只是在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学院,但是我心中的文学梦支持着我一路读到博士。我想成为一名作家,一名教师,现在我如愿以偿。


接着您将话题引到了我的身上,您看向我,对在座的同学们说:“我们的教室里多了一位生面孔,这位同学要转专业来文学院,为什么,因为他心中有着对文学的‘痴心妄想’,所以他来听我的课,和你们坐在一起读书……”


之后的课给我们讲了女性作家的视角,讲了爱与不爱的关系,讲了生存与生命的意义,讲了正义与复仇,讲了故乡与心乡。在被复杂的虚拟语气,冗长的单词和拗口的口语充斥的日子,每周一节的写作课成为了我一周的期待,坐在第三排,看着窗子里斜射进来的阳光,我感觉我似乎就坐在了亚里士多德笔下的雅典学园或孔子曾待过的稷下学宫,我俨然成为了这个班的非正式成员和您的“编外弟子”。


学期将结束时,您将我叫到面前,对我的转专业考试做了指导与鼓励,我也如愿以偿地以第七名的成绩转入文院,只是自此之后,我再也没有见到过您,也没有再上过您的课了。


窗外的桂树窸窣着枝叶,桂花是夜来香,仿佛要将积蓄了一天的日光的温暖倾诉出来似的,香气如海浪一波一波袭来。如果可以,我想打包带给您一整院桂花的香气。它就像您对我的指点与鼓励,浓淡适中,不甜不腻,绵绵不绝。在今后的日子里,我也将如您所期望的那样努力学习,踏实做人,为了心中的文学梦想而笔耕不辍。


祝您教师节快乐,身体康健,万事胜意。


您的“编外弟子”:何博名


2021年9月9日

(作者系文学院汉语言文学专业2020级公费师范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