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媒体管理平台 | 点击收藏 | 设为主页
《陕西师大报》总第646期 八版:八版副刊 返回目录

牛致功先生的仁者风范

2021-09-25 17:01:18
来源:本报讯
作者:介永强


恩师牛致功教授在鲐背之年将他一生的个人积蓄捐资设立了“隋唐史研究传承奖”,闻知者无不肃然起敬,仰之弥高。我忝列先生门墙,与他相识近三十载,深知这是牛先生一以贯之的仁者风范。


先生幼年丧母,初中仅读了一年,雪上加霜,又不幸失去父亲,于是只好辍学自谋生路。不久,日寇侵占豫西,家乡沦陷,他无依无靠,颠沛流离。抗战胜利后,先生才又回到学校,继续读书。高中毕业后,他响应国家号召,于1951年入伍中国人民解放军。一年后,他服从命令,离开军营,进入西北大学师范学院(今陕西师范大学)历史系学习,1956年毕业留校工作。忆起不堪回首的苦难经历,先生总是感慨良深;对于个人艰辛生活,多舛命运,却既不怨天,也不尤人。


年过半百,先生才赶上改革开放的新时期。求学、谋生道路的艰辛和曲折,使他暗暗下定决心,要珍惜大好时光,奋起直追,加倍努力,全身心投入到历史教学和研究工作中,特别是隋唐史研究。年迈的牛先生老而弥笃,恪勤不懈,孜孜不倦,笔耕不辍,直到年近八旬。他出版史学专著5部,二人合著2部,发表史学论文百余篇,洞幽抉隐,钩深致远,垂范后昆,享誉学界,正所谓“仁者先难而后获”也。


恩师牛致功先生与赵文润先生不仅以研治隋唐史享誉史学界,他们还精心培育了一批隋唐史研究的新人,人称隋唐史学界的“牛、赵学门”,从而使陕西师大持续久为国内隋唐史研究的一方重镇。牛先生为学为文,为师为人,人格之美,无可訾议,卓然成为一家。然而,先生总是说,他只做了一些自己力所能及的工作,这些工作是他职业份内的事,不过是“一个小小史学工作者的执著追求”“无须对人述说”。先生一贯绝虚妄,戒浮华,对于个人成就,从不自诩,不知不愠,不亦“仁者”之谓乎。


牛先生总结自己平生是“勤勤恳恳教书,时时刻刻学习,认认真真著述,平平淡淡生活”。他不争名,不逐利,澹泊自甘,安贫乐道。他“忧道不忧贫”,以“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为座右铭,以治史育人为乐,励志勤勉,不断进取,始终不渝。耄耋之年的牛先生,由于眼疾严重,精力不济,不得不告别了他醉心的隋唐史研究,他为此而时时抱憾。


历经风风雨雨的牛先生倍感中国历史文化的传承是我辈史学工作者的使命,他用自己一生的不懈努力为中国历史文化的传承作出了贡献。“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先生晚年捐资设立“隋唐史研究传承奖”,希望用另一种方式再尽力扶持更多年轻人接过他们那代人手中的火炬,薪火相传,生生不息。


夫子弘道,仁以行之。

   

仁者安仁,仁者寿!


(作者单位:历史文化学院)




上一篇:我的从教之路

师大首页 | 学校办公室 | 宣传部 | 红烛网 | 图书馆 | 为学网 | 后勤集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