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控”者,封闭管控之谓也。“封城”“封区”“封村”“封户”,皆是管控人们的活动范围,严防病毒蔓延的有效办法。此法在2019年岁末湖北武汉的疫情防控中就曾用过,彼时名曰“封城”。孰料天有不测风云,时隔三年,古都西安也因疫情“封城”了。
2021年底,新冠肺炎疫情突然“造访”古城西安,且来势汹汹,猝不及防。一时大街小巷,空无人迹。我校遵照政府疫情防控要求,前后封闭管理一月有余。
从去岁腊月二十五解封至今年正月十六,时间倏然而逝。然每每想起“封控”时日,耳旁犹回响着全员核酸采样的喇叭声——“四号高层,下楼了!”“三号高层,下楼了!”。眼前浮现出楼下等候核酸检测的两排队伍,附属小学操场上成排的采样台及忙碌的“大白”。由于校外疫情防控形势严峻,校内人员不能随便出校门了。我和老伴尚可沿校内围墙散步。一圈一个小时,运动量也就够了。家属区与教学区实行硬隔离后,活动“领地”进一步缩小,我便只能在家属区转悠。家属区实行严格管控后,每户可两天派一人下楼,凭证采购物品。
封门闭户后,我便彻底进入“蜗居”,每天等候医护人员上门进行核酸采样。从接到采样的通知开始,我就有些坐立不安,在居室来回踱步,盖因手机上的健康码稍纵即逝,唯恐临阵延误。为做到有备无患,我便手捏屏幕,不使其失。听见敲门声,立即开门让工作人员扫码、作喉拭子。然后闭门,继续“蜗居”。如此反复,前后计二十余次,绝无二致。日子一长,便有些神思忐忑,读书无意。所订报纸亦因疫情停发,更觉寂寥。每日除吃饭、睡觉,便是窝在沙发里,看窗外蓝天白云,绿树摇曳;羡慕鸟儿往来飞翔,倍感自由珍贵。
白驹过隙,时光不歇。情况慢慢好起来了。周围区、街道、村落相继解封。心情顿时骚动不安,望窗外,扳指头,算着校区何日解封。盼望着,盼望着,解封的脚步越来越近了!元月二十五日,雁塔校区解封!蜷着的心情舒展了,萎缩的心花怒放了!
回想起来,封门闭户的日子着实难熬。然而再想到奋战在抗疫一线的人们,一切就都释然了。我曾向一位熟识的朋友发去信息:“校内疫情防控紧锣密鼓,想必你们的工作也是马不停蹄;做好自我防护是首要的,安然无恙才是最好的消息。”旬余并无回音,心里不禁有些纳闷和着急。后知因故未复,才放下心来。再说防控指挥部的同志们呢?面对复杂的疫情动态,他们要运筹帷幄,科学研判,准确施策,实属不易。更有无数志愿者,眼见“银发”之人也上了阵,他们身着隔离服,上传下达,取药送菜,不惧苦累,服务到家,令人称赞!还有那些迎难而上的医护人员,每当看到他们连续几个小时在凛冽的寒风中忘我地工作,感动之情油然而生。他们也有家庭,也有亲人,自己却公而忘私,一心扑在防疫工作上。医者仁心,我们必须为这些“逆行者们”点赞!
过去常听老人说,民国十八年,关中大疫,死者甚众,以致家中数口同时出殡者比比皆是。再看如今,全民防疫,上下动员,井然有序,加之接种预防,“瘟君”虽至而难翻大浪,实在是“换了人间”!
解封了,生活自由了,真好!
(作者系我校退休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