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报时间

《陕西师大报》总第658期 六版:六版综合 本期共8版

查看往期

叶素敏:自律+努力,让每一天都不留遗憾

作者:记者 刘书芳 学生记者 刘信 王议晨 李静雯

2022-06-10 17:17:13

她深耕学业、沉心科研、投身公益,用汗水浇灌青春之花,推免至浙江大学生命科学研究院攻读直博生……她就是我校生命科学学院2018级本科生叶素敏。


瞄准目标 自律奋发不怠


青春不息,学习不止。叶素敏总爱问为什么,总能从生活中发现乐趣,“一个人的成长是永无止境的,而学习是成长的最好途径。当我体会到自己不断学习新知识、认识新事物的时候,发自内心的满足和快乐是无法比拟的。”


叶素敏将自律视作取得成绩的“法宝”,“要做好时间管理和规划,不只是规划学习任务,还有生活中的小事。要有决心有毅力,脚踏实地行动起来,才能走向成功。”早晨,叶素敏和舍友会提前半小时到达教室,预习要学的内容,课堂上紧跟老师思路,能上课记住的就尽量不花费课余时间。下课后,她会在教室里整理笔记,加深理解重点难点,等到离开时,教室里时常空无一人。


“如果早上没课,我也会按时起床去晨跑,去图书馆学习,利用走在路上的时间听英语或者在脑海里回顾知识点。”有几次,因为太专注,叶素敏没有听到闭馆音乐,直到图书馆工作人员提醒,才发觉时间已晚。回到宿舍楼,她会继续在宿舍园区的24小时自习室学习。期末复习的时候,叶素敏一整天都泡在图书馆,一个面包就是晚餐。


大二时,叶素敏前往兰州大学做了一年的交换生,尽管到了一个完全陌生的环境,但她没有放松对自己的要求。交换期间,她也一直名列前茅。


正是因为对知识的渴求和严格的自律,叶素敏的成绩连续三年位列班级第一,获得两次国家奖学金、两次校级一等优秀奖学金,并推免至浙江大学生命科学研究院攻读直博生。


逐梦而行 履践科研致远


“作为理工科学生,科研是我们学习中必不可少的环节”,在科研方面,叶素敏做到了“主动”+“丰富”。


大二下学期,叶素敏主动联系老师加入实验室,正式参与科研项目。她还积极参加省级大学生创新训练项目、生命科学竞赛项目、挑战杯等类型竞赛,并在团队中承担多项工作。中药材——山慈菇多糖的分离纯化及抗氧化活性研究省级大学生创新训练项目,AtCCaP1编码钙结合蛋白介导昼夜节律性气孔运动、Montelukast通过抑制Th17细胞分化治疗EAE的作用及机制研究等实验课题,自闭症方向的神经生物学实验室、肿瘤信号转导及药物治疗方向的细胞生物学实验室等课题组……叶素敏的身影,一直活跃在科研现场。


科研的道路并非一帆风顺,“有段时间实验进展缓慢,还要兼顾课业学习,压力很大。”大创期间,实验需要不间断地从早到晚进行一整天,叶素敏不止参加了一个课题,就时常需要两边跑。队员之间相互激励,顶住压力咬牙坚持,她的团队最终顺利完成了课题。


长时间做实验,叶素敏累了就听听音乐,转移注意力放松心情,然后再全身心投入到科研中;遇到难题,她会和实验室的同学一起交流探讨,碰撞出新的火花……朝暮坚持,终结硕果,叶素敏在老师和师兄师姐的带领下,署名发表了两篇高水平论文。


青春立志 彰显责任与担当


志愿服务,青春争先。叶素敏的志愿服务之旅始于2018年,她参与了勤助实践创新项目“点石成金——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求职综合能力培育计划”,和团队成员一起创办了“求职一站通”微信公众号,定期发布生物学科相关求职就业、读研深造等方面内容,还举办“点石成金,梦起生科”面试培训会,助力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圆梦。此后,叶素敏便经常利用周末和假期去爱心养老院、秦岭野生动物园等地参加志愿活动。


2020年暑假,叶素敏加入了高校夏令营支教团,参与赣青在线助学特别行动泰和县暑期线上支教,对江西省区县乡村经济困难家庭中小学学生进行“一对一”辅导,被评为“江西省吉安市泰和县优秀大学生志愿者”。


“让我印象最深的是我所辅导的一个五年级的男孩,虽然他家庭困难,遭遇了变故,但一心向学,丝毫没有消沉。”叶素敏尽力在学习上帮助他,在生活中关心他,希望能够传递一些正能量和积极的生活态度。“我从小男孩身上也学到很多,即使面对生活的苦难也要坚持下去。”线上辅导结束了,但叶素敏和他的交流延续了下去。


疫情防控期间,叶素敏作为防疫志愿者投身家乡的社区防疫工作,为抗疫一线医务人员家庭提供线上“一对一”志愿服务,关照老人、代办跑腿,并利用所学知识开展中小学课业辅导、心理辅导等线上助学暖心行动,成为孩子们的“小老师”。


“逐渐地,参与志愿活动已经成为我的一种习惯。”叶素敏还参加了校级项目“中国乡间医人、医事、医史口述史调研”,利用学科优势,开展调研活动,作品最终荣获二等奖。


“在未来的学习生活中,我仍会做好时间规划,以学习科研为重,再培养几个有益身心的兴趣爱好,让每一天都不留遗憾。”叶素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