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秋高气爽、丹桂飘香的美好季节,学校为2022年退休的教职工举办这场庄重又温馨的荣休欢送仪式,作为退休教职工代表站在这里,我深感荣幸,同时感慨万千。
“岁月如歌弹指过,光阴似水不再来。”今天,我们退休了,就要离开为之奋斗、为之感动、为之自豪的陕西师大,还真是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就我个人而言,说实在的,这段时间以来我思绪万千,心情常常难以平静,甚至还有几分惆怅。这种惆怅,既不是对岗位职务的留恋,也不是对待遇落差的失落,更多的是感慨、牵挂与不舍。感慨的是:岁月匆匆,时光荏苒,六十之年,忽焉已至,不知不觉中我们已“廉颇老矣”!牵挂与不舍的是:陕西师大是我一生的“家”,永远让我魂牵梦绕。这里有与我一起工作奋斗多年的领导、老师和同事,有道不尽的牵挂、留恋与依依不舍。
回想42年前的9月,我,一位懵懂无知的少年怀揣着天之骄子的喜悦和对未来人生的无限憧憬,走进了学风浓郁、书香弥漫的陕西师大,从此,我和陕西师大终生结缘。全国的师大有成百家,但我心中、口中、笔中的师大唯有陕西师大。陕西师大——我的师大,我的家!
从求学、工作到今年退休,我在师大足足学习生活了42年。我和同时代的师大人一样,共同见证了师大从省属高校到部管高校,从普通高校到211大学,再进“双一流”大学的重大历史发展与变化;目睹了在几届学校领导班子组织带领下,全体师大人不畏艰难、团结奋斗、众志成城、拼搏进取,师大的社会声誉和知名度与日俱增的一幕幕令人振奋又催人奋进的场景。我为自己作为师大一份子,有幸直接参与这一奋斗过程,为学校发展尽自己微薄之力而感到骄傲和自豪。
我要退休了,但我永远挚爱师大。这里是我人生的重要起航之地,也是我人生的重要落锚之处。这里有许多令我敬仰的老师,他们给予了我很多教诲和指导,不限于学生时代,而是贯穿于我的一生。他们不仅教授我专业知识,更引领我为人处世,他们是我的良师,更是我的楷模,是激励我不断进取的精神源泉。
我要退休了,但我永远忘不了师大。因为在这片热土上,我曾经和大家一样,挥洒青春和热血,筑梦人生,成就自我,“厚德、积学、励志、敦行”的校训浸润着我。我经受了锻炼和考验,也得到了理解、支持和帮助,更得到了认同与温暖。
在这里,我要感谢组织的培养和信任,从22岁毕业留校工作,24岁进入学校出版社,33岁担任副社长,到今年60周岁从总编辑的岗位退下来,我在出版总社整整工作了36年,其中担任社级领导长达27年,见证和经历了师大出版总社从孱弱青涩到枝繁叶茂的整个成长与奋斗历程。这种经历在师大实属罕见,在全国大学出版社也不多见。正是组织的提携和教育、关爱和信任,鞭策着我不懈奋斗,永葆进取之心。我还要感谢学校上下各部门、各单位、众多专家学者和各级领导与老师对出版总社工作的认可和帮助。正是有了学校多方位的信任和支持,出版总社才取得了一个又一个成果,赢得了一项又一项荣誉,成为师大服务社会的一张亮丽名片,我的工作和生活也因此更加精彩和富有价值!当然,我还要感谢与我朝夕相处、情同手足的出版总社的老师和同事,他们包容我的缺点,信任我的能力,宽容我的过失,磨炼我的意志,激励和扶持我一步一步走到今天,圆满退休。
亲爱的退休老师、同志们,对个人而言,退休是人生一个阶段的终点,但退休不是人生的终点。如果说工作是人生第一部春秋,那么从现在开始,我们将要勾画人生的第二部春秋。相对于“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的伤感,我更欣赏和赞美“夕阳无限好,晚霞别样红”的意境和心态。愿退休的我们尽情享受学校的关爱,带着老师同志的鼓舞、亲人朋友的祝福,带着信念,也带着尊严,带着几分欣慰,也带着几分甘甜,快乐并幸福地开启我们晚年的美好时光!
老师们,同志们,师大永远是我们共同的家,是每一位师大人永久的根魂所在。退休后,我会一如既往地关注和支持学校的发展、出版总社的发展,力所能及地为学校和出版总社尽绵薄之力。长江后浪推前浪,一代更比一代强。我相信,在学校党委的坚强领导下,青出于蓝而胜于蓝的一代又一代师大人不懈努力和奋斗,陕西师大的明天一定会更加辉煌灿烂!(本文系作者在2022年教职工荣休仪式上的发言,有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