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报时间

《陕西师大报》总第689期 二版:学校要闻 本期共4版

查看往期

牢记嘱托聚师心 躬身思政育新人

作者:马克思主义学院

2024-03-26 20:33:03

在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重要讲话发表五年以来,学校党委全面聚焦发挥思政课立德树人关键课程作用,以全国重点马院培育工作为依托,以特色思政课开发建设为牵引,不断提升思政课建设水平,推动思政课教学的规范性、针对性和实效性取得明显改善。学院先后获批“手拉手”集体备课中心、名师工作室、大中小共同体等3个国家级教学平台,思政课的区域辐射效应和影响力显著增强。


全力以赴:围绕立德树人,构筑工作体系


一是学校党委全面加强对思政课建设的领导。学校党委高度重视思政课建设,书记、校长亲自担任推进马院重点建设领导小组组长,每年召开党委常委会、现场办公会,专题研究思政课建设工作。


二是系统构建推动思政课内涵式发展的政策体系。学校党委先后制定落实了《思想政治理论课创新提升计划》《校领导联系思政课教师制度》等一系列重要文件,校领导班子成员定期走进教研室、走进思政课堂,备思政课、讲思政课、听思政课,与学生交流互动,指导思政课教师提升教学效果,打牢了思政课教学质量水平提升的制度基础。


三是不断提升思政课教学的条件保障。学院高标准建设教学能力训练室、教研室,专项经费保障思政课教师学术交流和实践研修。为提升信息化教学水平,在2019年建成了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并获全国首批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一流课程。


改革创新:聚焦“五个关键”,合力铸魂育人


一是抓好育人“关键阵地”,积极构筑“1+5+N”思政课程矩阵。2019年首批试点开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课,突出强化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在各门思政必修课中的主题主线地位。在建好主干思政课的基础上,结合西部地区师范教育办学特色,从2017年起探索开设了“理想信念与卓越师范人才培养——《习近平的七年知青岁月》


导读” “‘四史’学习教育理论讲座”“中国共产党百年史” “中共中央延安十三年史”“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概论”等特色思政课程,其中3门课程获评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


二是拓展育人“关键渠道”,全力打造“红色陕西·青年足迹”实践教学品牌。依托“陕西省‘大思政课’建设均衡发展示范高校”等6项“大思政课”建设试点项目,深入探索“大思政课”协同育人新路径,与延安革命纪念馆、照金革命纪念馆等3个教育部“大思政课”实践教学基地签订结对共建协议,围绕“建党百年”“延安精神”等主题组织学生进行专题实践教学活动,形成百万字的实践教学成果。


三是扩容育人“关键资源”,加快“‘延安’系列数字思政金课群”建设。精心组织制作的“中共中央延安十三年史”慕课成功登陆“国家智慧教育公共服务平台”并连续完成6轮开课任务。“《习近平的七年知青岁月》导读”线上课程和《延安·青年》网络微宣讲视频登陆学习强国一级平台。


四是锻造育人“关键力量”,实施“雁阵计划”打造高素质思政课教师队伍。5年来,学院思政课教师队伍人数实现了翻一番的突破,学缘结构不断优化,职称结构大幅改善,现有思政课教师80余人,其中,国家级人才6人,享受国务院特贴专家5人,教育部教指委委员4人,教育部新世纪人才2人,宝钢优秀教师2人,省级教学名师3人,陕西省师德标兵1人,获批陕西省“黄大年式教师团队,全国性思政课教学奖励获得者14人,省级以上教学奖励获得者34人次。


五是蓄力育人“关键成果”,扎实推进思政课教学研究。学校作为主编单位之一编写“马工程”重点教材《大学生国家安全教育读本》,2位教授参编“马工程”重点教材《中国共产党思想政治教育史(第三版)》和《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辅导用书。2019年以来,获批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3门、省级一流本科课程5门、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项目1项。围绕思政课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研究,新增国家社科基金重大6项、国家社科重点2项、教育部重大5项、其他省部级项目76项。在《中国社会科学内部文稿》《马克思主义研究》《马克思主义与现实》等期刊发表论文125篇。2020年,在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发表重要讲话一周年之际,《中国社会科学报》整版刊发了学院教师的3篇理论文章。马院学生作为思政课教师后备人才,在“双创”赛事中荣获国家级荣誉6项,省级19项。


躬身践行:坚守教师教育,强化辐射引领


一是在着力解决思政课建设和发展不平衡问题中积极发挥社会服务作用。通过3个国家级教研平台,2019年以来已开展覆盖6万余人次的思政课教师线上线下集体备课活动。与28所中西部师范院校马院、国内上百所中小学建立了横向和纵向的交流研修机制,受邀赴兰州大学等41所高校进行教学辅导。


二是引领西部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创设辐射面广的思政课教研平台。牵头大中小共同体打造面向全省、辐射全国的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教研平台。与《中学政治教学参考》杂志共建“一体化”研究专栏,刊发论文50余篇。在省内外建立“大思政课”一体化建设基地38个,在国家版本馆西安分馆拍摄制作一体化教学资源,成功入选教育部首批上线国家智慧教育公共服务平台的10套示范性教学资源,面向全国进行推介宣传。


三是积极助力全国中小学思政课建设与思政课教师素养提升。2019年以来,马院毕业生在教育教学一线就业889人,占学院全体就业学生约79.52%,其中,在西部就业学生621人,约占55.55%。学院成为西部思政课教师队伍的重要来源。在云南金平县国门学校设立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基地,并选派优秀师资赴当地开展集体备课。在宝鸡凤县中学等省内偏远地区开展集体备课10余场。2023年承办了陕西省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推进会、陕西省“云上大练兵”备赛磨课等10余场省级活动。


立足全国重点马克思主义学院新平台,学院将把开好讲好思想政治理论课作为头等大事,把建好建强马克思主义学院作为首要任务,把推动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发展作为重中之重,踔厉奋发、勇毅前行,在推进重点马克思主义学院建设的新征程中,奋力开创学校思政课建设的新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