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华网:“西部红烛”点亮教育之光
师大新闻网讯10月12日,新华网刊发了题为“‘西部红烛’点亮教育之光————陕西师范大学80年谱写西部教育华章”的报道文章。文章从“薪火相传,坚守教育初心”“立德树人,创新教育模式”“践行使命,助力西部基础教育发展”三个方面,展示了我校建校80年来紧紧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坚守教师教育主责主业,着力培育高素质人才服务西部基础教育发展的壮阔画卷。报道链接:http://sn.news.cn/20241012/44af16722c5e4b79a080650eafb1aa85/c.h...
2024-10-12
-
新华网:“西部红烛”点亮教育之光——陕西师范大学80年谱写西部教育华章
师大新闻网讯10月12日,新华网以“‘西部红烛’点亮教育之光——陕西师范大学80年谱写西部教育华章”为题,报道我校建校80年来坚守教育初心,矢志建设一流教师教育,新华网西安10月12日电时值金秋,在云南省临沧市第一中学的教研室里,历史课教师、陕西师范大学首届公费师范生王晓明正在给近年入职的青年教师传授经验。自2011年以来,已有21名陕西师大毕业生陆续来到这里,为服务边疆基础教育贡献力量。教教人之人,育育才之才。作为扎根祖国西部的一所师范院校,陕西师范大学紧紧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
2024-10-12
-
中国档案报丨《千年地契——秦封宗邑瓦书》
师大新闻网讯10月11日,由国家档案局指导、中国档案报社摄制的15集系列微视频《中国档案文献遗产——镇馆之宝》推出,以我校博物馆馆藏文物秦封宗邑瓦书为主题的《千年地契——秦封宗邑瓦书》作为系列视频第一集进行了首播。秦封宗邑瓦书于1948年出土于陕西户县,以秦篆记录了战国时代秦惠文王分封土地的重要事件,是一份战国时期秦国政府格式完备的土地分封文书,也是现存有关战国时期秦国实行封宗邑制度的唯一实体证据,对研究战国时期尤其是秦国的社会历史、文化艺术、政治、经济、法律制度具有重要价值。...
2024-10-12
-
中国社会科学网报道我校哲学社会科学发展成就
师大新闻网讯10月11日,中国社会科学网连续刊发三篇文章“深耕西部沃土,以哲学社会科学优势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需求”“陕西师大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硕果累累”“以中亚研究为牵引,推动“一带一路”教育人文交流——新世纪以来的陕西师范大学中亚研究”,报道我校哲学社会科学取得的发展成就。全文如下:深耕西部沃土,以哲学社会科学优势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需求中国社会科学网讯(本网记者 陆航)陕西师范大学走过八十载风雨历程,始终秉持着“...
2024-10-11
-
《中国教育报》头版头条:“西部红烛”熠熠发光
师大新闻网讯10月10日,《中国教育报》在头版头条“征途2035——总书记指引我们建设教育强国”专栏刊发了报道文章《陕西师大着力培育高素质人才服务西部基础教育发展“西部红烛”熠熠发光》。文章从“发挥榜样力量,引领师生坚定从教信念”“创新教育模式,助力毕业生‘下得去、干得好’”“拓展服务维度,持续服务西部基础教育发展”三个层面,彰显了我校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和全国教育大会精神,坚守教师教育主责主业,做弘扬教育家精神的排头兵,以师范人才培养质量的提升更好助力教育公共服务...
2024-10-10
-
《国际出版周报》︱深耕“一带一路”主题 服务大学出版“走出去”
今年是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共建“一带一路”倡议第二个10年的开局之年。10多年来,围绕服务国家发展大局,依托陕西师范大学丝绸之路“教师教育、人文社会科学、图书档案出版”三个联盟,陕西师范大学出版总社(以下简称“陕西师大社”)通过版权输出、平台搭建、海外设点,多渠道、多角度讲好中国故事、陕西故事,推动大学出版、陕西出版的“走出去”工作高质量发展。聚焦“一带一路”研究成果,陕西师大社先后策划出版《丝绸之路通鉴》(20卷)、《全球空间与“一带一路”研究》(5卷)等近百种图书;与20余个“...
2024-10-10
-
《中国教师报》头版头条:陕西师范大学奏响西部教师教育协同创新最强音
师大新闻网讯10月9日,《中国教师报》在头版头条刊发题为“陕西师范大学坚持根基在西部、亮点在边疆、影响在全国、视野在国际的工作格局奏响西部教师教育协同创新最强音”的深度报道,从“当好‘排头兵’,为西部教育发展‘谋篇布局’”“守好‘责任田’,培育更多未来‘大先生’”“点好‘西部红烛’,照亮边疆边境教育新天地”“做好‘文化使者’,在‘一带一路’播撒友谊之种”四个层面,展示了我校立足教师教育办学优势特色,传承弘扬学校“西部红烛两代师表”精神,为建设高质量教师教育体系、加快建设教育强国...
2024-10-09
-
《光明日报》丨李晓兵 游旭群:教好教人之人,育好育才之才 开创教师教育高质量发展新格局
师大新闻网讯10月4日,《光明日报》刊发我校党委书记李晓兵、校长游旭群署名文章《教好教人之人,育好育才之才开创教师教育高质量发展新格局》。文章认为,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的讲话,对教育强国建设根本方向、核心要义和丰富内涵进行了深刻阐释,在马克思主义教育理论中国化时代化进程中具有重大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师范类高校必须不断明确自身在社会主义现代化教育强国建设征程上的时代使命与发展定位,牢牢把握教育的政治属性,坚持不懈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牢牢把握教育的人...
2024-10-04
-
新华网客户端等多家媒体报道我校研究生实践团队用行动书写青春篇章
师大新闻网讯近日,由我校研究生院(党委研究生工作部)组织的“青春向党振兴有研”——中国研究生乡村振兴志愿服务活动以及“共‘铸’美好,奔赴‘疆’来”民族团结专项调研实践活动被教育部学位中心及人民网、新华网等多家媒体报道。行走的大思政课研究生群体用行动书写青春篇章在喜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之际,《中国研究生》杂志联合全国50余所高校,面向全国广大研究生,倡议发起“我是中国研究生,美丽中国研思行”主题活动,组织近万名研究生组成的百余支实践团队,共上一堂行走的大思政课。实践团队成...
2024-10-01
-
内蒙古卫视《新闻再观察》丨文化中国行:文韵北疆(三)巴丹吉林如何让世界看见
位于内蒙古的世界自然遗产“巴丹吉林沙漠——沙山湖泊群”拥有世界最高的固定沙山、世界上最大的鸣沙区,被誉为“中国最美的沙漠”,吸引全球目光。本期节目邀请我校地理科学与旅游学院董治宝教授来探秘巴丹吉林沙漠的自然之美,讲述这片土地上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动人故事。巴丹吉林沙漠地处阿拉善高原,是中国第三大沙漠和第二大流动沙漠,有着卓越的美学价值和地质地貌价值。随着今年申遗成功,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巴丹吉林这张亮丽名片再次吸引全球目光。内蒙古坚持保护第一,全方位守护,让世界共享自然遗产成...
2024-09-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