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商学院于2002年成立,2018年1月成为国际精英商学院协会(AACSB)成员单位。学院秉承“天道酬勤、创新者强”院训,以“创经济与管理新知,培养具有社会责任感的优秀商业人才”为使命,立足中西部,面向全国,已发展成为一所具有重要影响力的经济与管理学院。
学院现有理论经济学和工商管理两个博士后流动站,理论经济学和工商管理两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国民经济学博士学位授权二级学科,理论经济学、应用经济学、工商管理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工商管理(MBA)和会计(MPAcc)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学院拥有经济学、金融学(含数量金融校级创新实验班)、大数据管理与应用、人力资源管理、财务管理等5个本科专业,其中,经济学专业为国家一流本科建设专业,财务管理和金融学专业为省级一流本科建设专业。在教育部第五轮学科评估中,理论经济学位列陕西省理论经济学第2。
学院现有教职员工98人,其中教授20人、副教授49人、博士生导师12人、硕士生导师54人,具有博士学位教师占比100%。拥有国家级人才1人,省市级人才2人,1人获评宝钢优秀教师奖,1人连续三年获Elsevier高被引学者。
学院坚持落实立德树人任务,构建了本-硕-博一体化人才培养体系。本科育人围绕“一中心,两侧翼”模式运行,即以成效提升为中心,以创新创业教育和国际化视野为侧翼推动;研究生育人以“羽翼成才计划”为支撑,实施质量阶梯培养体系,深化课堂教学改革和创新,开展各级各类大学生双创活动,扩大国际交流合作的广度和深度,培养具有国际视野、家国情怀,精通经济与管理的复合型人才。学院实施学生全能力和全人格发展相结合的“五个一”综合能力培育工程,学生全员参与调查研究、学术探索、体育竞赛、舞台表演和素质拓展活动,促进全面发展。近年来学生在“挑战杯”、“互联网+”等国家级赛事上屡创佳绩,校园合唱比赛五夺桂冠。
建院以来,学院大力实施科研强院战略,现有省级研究基地1个、省级实验教学中心2个、校级研究中心2个、校级重点实验室1个。学院教师承担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重大攻关项目1项、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1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国家社科基金69项、其他省部级课题604项。在主流学术期刊发表论文1314篇,出版专著与教材241部。教师获省级及其他各类教学成果奖百余项。雷宏振教授带领的扶贫政策与评估研究中心被列入国家智库来源(CTTI)智库。
学院以“立足中西部,成为国内一流、国际知名的商学院”为愿景,倡导教学相长、师生互促;塑造优秀品格,自信自立,矢志将学院建设成为师生向往的知识殿堂和社会敬重的智慧高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