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报时间

《陕西师大报》总第657期 八版:八版副刊 本期共8版

查看往期

感念师恩,点亮了整个世界

作者:保吉春

2022-05-26 21:57:07

“山高水长有时尽,唯我师恩日月长”。


最早知道傅钢善老师,是2001年在兰州大学召开的“教育技术西部行”会议上。傅老师作为专家作了大会发言。当时,计算机还没有在教学中普及,但傅老师的演示文稿已经做得非常棒了,这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会后,从陕师大毕业的同事约我一同去看望傅老师,并说“傅老师人特别好”!这就是我对傅老师的第一印象。


这之后,虽然再没见过傅老师,但是他主持开发的《现代教育技术》网络课程我会经常作为范例在全校相关专业课中介绍给学生并推荐使用。这门网络课程不仅有教学课件、视频,还有非常全面的学习支持服务版块。作为教育技术专业的老师,我浏览和观看过众多的网络课程,无论在内容组织还是教学服务方面,傅老师的课在当时全国众多的网络课程中是佼佼者。


2013年,作为全国中青年骨干教师高级访问学者,我不假思索地选择了傅钢善老师作为我的导师。到达陕师大的下午,问了很多人,才找到我们访学所在的培训中心。我先去买了些生活用品,往回走着,远远地看见培训中心门口有一个高大的身影,越走近,我内心越觉得有些紧张和惶恐,心中不停地说,“不可能吧……”。走到门口确定,那个身影真的是傅老师。我觉得太不可思议了,应该是我去拜会傅老师的呀。傅老师脸上带着和善的笑容,让我紧张的心情舒缓了下来。在培训中心的一楼大厅落座后,傅老师询问了我的生活安排和访学计划,在交谈中才知道傅老师考虑到我刚到学校,不熟悉环境,索性来看看我是否安置妥当。我只能感慨老师真的太暖心了。


接下来的日子,傅老师在了解了我原有的研究和今后的计划后,给了我很多中肯的意见和建议,也让我参与到他的项目中。原来只知道傅老师的网络课程制作很精良,在听了他的课后,不禁被他幽默的授课风格和踏实的研究态度所感染。傅老师很高兴地把我介绍给了他的硕士生,并会布置一些任务让大家来交流和讨论。我感受到在傅老师带领下,这个小集体特别融洽和温馨。结束访学要返程的那天,我刚要提着行李出发,就见宿舍门口傅老师的硕士生都来了。他们帮我提着行李,穿越了陕师大的校园,送我上了公交车。现在回想起来,那天下午,阳光铺洒在陕师大的校园里,操场上、林荫道上是充满活力的学生,而这中间有一群人,拉箱的、提包的,正在为一个并不经常见面的访问学者送行。所谓“近朱者赤”,我想,傅老师在教给学生知识的同时,他的人格魅力也在感染着他们吧。


访学虽然结束了,可是傅老师对我的忠告却一直在耳旁响起,他让我趁孩子在上幼儿园,自己还比较有时间的情况下,尽快攻读博士学位。有这样一位替学生着想的老师,何其有幸。


2016年,我如愿成为傅老师的博士研究生。也许是考虑到读博压力大,傅老师时常指导我科学地安排上课和选题的时间。我的读博历程充满曲折,仅仅一个月的时间,我的腰椎间盘突出复发,连走路都觉得困难。有一天我正在宿舍休息,突然接到傅老师的来电。我很紧张,怕老师责问我的学习情况。但出乎意料,傅老师询问了我的身体情况,并告诉我他学来的一个缓解腰椎间盘突出的方法,言语间尽是体谅和关心。第二学期,我又因查不出病因的耳疾晕倒了。这次再接到傅老师的电话,我不紧张了,果然,傅老师询问了我的身体情况,并告诉我他专门查询的有关耳疾的自我治疗方法。旁边照顾我的同学发自肺腑地感叹我的导师真的是太好了。我又何尝不是这种感受呢!但想到我曾经不止一次看到傅老师远远看到一个后勤职工,也会热情地打招呼;还把自己全国教学名师的奖金捐给生活困难的同学……那么对我这个门下学生的关心真的也就不足为怪了。到了选题的阶段,我迷失在众多的资料中找不到头绪。碰到这种情况,傅老师会耐心和我沟通,对着我写写画画,有时我理解不了,他也不生气,还会开着玩笑为我打气。但更多时候,老师高屋建瓴的指导,总能让我有种茅塞顿开的感觉。


傅老师在2017年招了最后一批学生后,就停止招收研究生了,但他依然忙碌在教学一线。有时我看着老师逐渐消瘦的身影和一头的银发,还没来得及伤感,就又被他温和的笑容、精神矍铄的眼神所感染。是啊,一个心里装着学生,为学生着想的老师,应该不会老去吧!起码在学生的心里,他的精神青春永驻。


有人说,师恩如山,因为高山巍巍,使人崇敬;有人说,师恩似海,因为大海浩瀚,无限包容。而我所理解的师恩,它如春雨,润物无声,却让我感到春的温暖、春的明媚,连整个世界都跟着亮了起来!(本文获第二届“感念师恩、难忘师情”主题征文优秀奖)


(作者系教育学部博士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