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报时间

《陕西师大报》总第683期 八版:八版副刊 本期共8版

查看往期

初为师大人,幸得良师育

作者:钱奕宇

2023-11-19 20:18:17


抓住七月的尾巴,当邮递员敲响我的家门,一封沉甸甸的毛笔手写录取通知书出现在我面前。我感受到陕师大对学子的殷切期望,我感受到这所大学“抱道不曲 拥书自雄”的醇厚学风。带着期盼,八月下旬,我终于来到坐落在十三朝古都西安的陕西师范大学,开启我的教师追梦旅途。


阳光倾洒,绿荫掩映,铺满沥青的学苑路上留下一块块斑驳的印记,似在诉说着师大近八十载的悠悠岁月。绿藤蔓绕在图书馆的红墙上,秋天的落叶缓缓落下,静好悄声地洒在这片浸满书香的土地上。我背上书包,走在校园,向教室走去。


师大的教室,与想象中的不同,少了些印象中大教室占座抢位的喧嚣,多了份小教室带来的亲切与温馨。同学也与想象中的不同,没有“上课即来下课即走”的陌生感,有的是结伴而行相互讨论的亲近融合。师大的教授们,更与想象的不同,他们毫无疾言厉色、不苟言笑的距离感,而有善于引导、勤于沟通的亲切感。


学在师大,志于教师。师大的教师教授未来千万教师;我们又是未来的教师,教授千万学生。师大的老师,便成为我们进步的榜样、学习的标杆,是我们喜爱和尊敬的人。


在师大上的第一堂课,是物理学与信息技术学院王成会教授的课。没想到她提前20多分钟就来到教室,很亲切地与我们打起了招呼。记得当时我坐在教室的第二排,抬头只见她面带微笑,稳步走向讲台正中央,开始自我介绍。就在一瞬间,我被她自信挺拔的身姿和洪亮优雅的声音所吸引。这是作为一名优秀物理教师应具备的基本素养——声音洪亮、身姿挺拔、自信满满、谈吐风雅。


上课铃响起,课程开始,她从物理学史讲到物理知识点,再讲到物理公式,中途不曾有过停断,一环套一环,一节接一节。理科的课堂竟让她讲得如此美妙。有这般清晰的思路和流利的口才,源于她已把知识点内化于心,深刻理解,再以最生动易理的方式授予学生。在课堂的结尾,她又给我们提出了今后课堂上的要求,将当下工作与未来规划做了很有效的融合衔接。


大学时光美好而充实。在专业课方面我勤于钻研,阅读相关资料与书籍,培养大学生应具备的自主学习能力;在业余时间,我培养自己的讲课能力,努力做到台下扎实积累,台上胸有成竹。每每练习讲课时,我都想到王老师的课堂。她扎实的专业基础、广博的学术视野、高超的教学技巧,都为我提供了示范。此外,她总是以亲切的微笑主动靠近我们,努力记住每一位同学,这样的师者情怀更是让我敬佩不已。很感激遇到她,帮助我们从高中自然过渡到大学的学习模式,让我们以更广阔的视野和境界去认识物理,拥有前瞻的眼光为未来做好准备,打下坚实的基础。


第一次高数课,我遇到了数学与统计学院李万社教授。他用轻柔的声音、缓和的语调,用形象生动的例子,用清晰缜密的思路,为我们带来精彩的一课。他在与我们的交谈中,无时无刻都展现出极高的责任心,以高标准严格要求我们。他说,只要是师大的学生,只要是听自己课的学生,他都会以最诚挚的心去教导去相处。高数课已经结束,但李老师这句话我却记忆犹新。


第一次班会课,我既紧张又期待,又坐在了第二排,这次遇到的是我们的辅导员宋喆老师。我们是宋老师在师大带的第一届学生。宋老师指导我们学会自主提取信息,在众多的新闻和通知中找到关键语句;教导我们不仅仅在生活和学习上自主,还要在处理问题上更加独立;倡导我们利用好晚间时段,去教室进行自习。刚开始的一周,这种种的新规则让我们多少有些不适、抱怨,但渐渐地,我们每个人都养成了良好的习惯,晚自习时全员无一缺席积极到场。


大学,于我而言,有期待,也有挑战。期待在于:我们都在为自己选择的道路而努力拼搏,希望几年后都能成长为更好的自己;挑战在于:一切都是未知的,我们不知道该以怎样的方式去面对从未尝试过的一切。当我们徘徊不前、迷失方向时,师大教师的引领正如一支支红烛,照亮我们前进的道路。而几年后,我们也将成为一支支红烛,奉献自我,教育报国。


心中有理想,脚下有力量。于是,清晨的迷雾下我昂首前行,不再感到无措与彷徨;正午的阳光下我灿烂微笑,努力拼搏奋斗,创造美好未来;夜晚的星辰下我抬头仰望,坚守内心的信仰。


感恩师大,给予我一个追逐梦想的平台,让我无所畏惧,向前奔跑;感恩教师,指引我一个明确未来的方向,让我一步步更加坚实地走下去。


明年是陕西师范大学八十岁生日,我们立下誓言:扎根西部、甘于奉献、追求卓越、教育报国,以师大老师为榜样,用实际行动践行校风和学风,让“西部红烛两代师表”精神代代相传。我们将以自身的努力为师大献上一份青春的贺礼!


我们都是追梦人,老师都是引路人。若无你们的熏陶和感染,何来我们励志成为一名教师的愿望与理想?若无你们在三尺讲台上时刻陪伴着我们,哪来如今无数杰出人才担时代责任,建时代新功?


在这里,我想为老师唱首赞歌,用春天百花的色彩,用五星红旗的光芒,用太阳金色的语言,用心海浩瀚的蔚蓝。“教书育人”四个字说来简单做起来难。做一名“四有”好老师,是我毕生的功课。未来的路上,因有你们相伴,我将无惧风雨险阻,只顾长风破浪!


(作者系物理学与信息技术学院2021级本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