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教育新闻网·陕西教育客户端(记者 唐李佩)7月18日上午,陕西师范大学2025年毛笔手写录取通知书暨“悦临书法经典”临摹打卡活动开笔仪式在该校长安校区举行。

陕西师范大学党委书记李晓兵、校长游旭群、副校长陈新兵、原副校长吕九如、党委常委马晓云,相关职能部门负责人,郭祖仪、上官养志等退休教师,陕西省书法家协会副主席王江等书法家,学校校友、在职教师及参与临摹打卡的学生代表等参加活动。李晓兵宣布活动开笔。


游旭群在致辞中表示,开笔之礼,非止于书写,实为“为学”与“为人”的双重启蒙。毛笔手写录取通知书承载着三重深意:一是师道匠心,老先生们以坚定的笔触传递乐教爱生、甘于奉献的教育情怀,是“最生动的思政课”。二是文化自信,当现代激光烫金邂逅千年碑帖,当特制宣纸复刻古籍风韵,在方寸之间完成了文明对话。三是教育温度,在这个快节奏的时代里,以两代师表的共同坚守、赓续接力,坚持毛笔手书,以文化塑造人格,诠释教育的温度与情怀。建校80余年来,陕西师大以对国家、民族和教育事业的赤胆忠诚和无私奉献,铸就了“西部红烛两代师表”精神,为国家和西部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特别是为西部基础教育事业发展,作出了独特贡献。面向未来,在全面推进教育强国建设的新征程上,陕西师大将继续坚守教师教育初心,以教育家精神为引领,不断创新文化育人模式、激活文化育人优势、构筑文化育人体系、彰显文化育人特色,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助力培养更多卓越教师和拔尖创新人才,为教育强国建设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坚守19载的毛笔手写录取通知书,是学校以文化人、培根铸魂的缩影。学校老年书画学会的上官养志连续10年组织并参与毛笔手写录取通知书。他谈到,今年参与录取通知书书写的10位老先生平均年龄超过73岁,其中年龄最大的已是83岁高龄,有4位连续书写超过10年。为了在录取通知书上呈现更好的书法效果,老先生们日常坚持练习小楷,在书写过程中认真细致,一丝不苟,力求每一份录取通知书都字体规范、结字舒展、充满温度。
参加“悦临书法经典”临摹打卡活动的学生代表杨洋谈到,临摹打卡活动已开展至第十届,今年暑假将有3700余名学生参与。活动期间,参与者将每日临摹经典碑帖并打卡,最终提交一幅书法作品作为成果。同学们利用假期临摹习字,提升书写能力,感受文化血脉的跳动。如今坚持打卡练字的同学里,不少都是当年被毛笔手写录取通知书打动,从此爱上书法。日复一日的坚持,不仅让同学们的字体越来越端正,更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种子在年轻一代心中扎根生长。

开笔仪式现场展出了学校师生的50余幅书法作品,作品涵盖篆书、隶书、楷书、草书、行书等书体,参与学校“悦临书法经典”临摹打卡活动的学生代表现场临帖,字帖以“楷书四大家”之一的元代赵孟頫小楷字体集字而成,包含学校校风、校训、学风和各学院院训等内容。

据了解,陕西师范大学一直有着重视书法教育的传统,曾汇聚了卫俊秀、霍松林、黄永年、曹伯庸、刘念先等老一辈著名学人书法家;学校建有书画艺术博物馆、霍松林艺术馆、师大赋碑亭和有“陕师大碑林”之称的畅志园;每间教室的墙面都有师生的书法作品;两校区图书馆均开放书法研修室,给学生提供书法练习的场所,每年学校还会组织各类主题书法展,让学生能够与传统文化有直观的接触,时时可见、处处可学。
报道链接:http://www.sxjybk.com/2025/0718/11950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