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报时间

《陕西师大报》总第717期 二版:学校要闻 本期共4版

查看往期

我校组织师生党员观看高校党组织示范微党课我校党员代表阐述“牢牢把握教育的人民属性”

作者:记者:周健

2025-09-15 17:14:12

本报讯 (记者 周健) 9月12日下午,2025年高校党组织示范微党课第1期《深刻把握教育三大属性 谱写教育强国时代新篇》开播。我校组织师生党员通过各种渠道观看此次微党课。

2025年高校党组织示范微党课由教育部思想政治工作司主办、教育部宣传教育中心承办。第1期内容由北京大学、南开大学、陕西师范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4所高校的校领导、知名学者、教师及学生党员代表共同讲授,聚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强国的“三大属性”,解读政治属性铸魂定向、人民属性固本强基、战略属性谋篇布局的内涵,结合各校实践阐释其内在统一与时代要求,帮助广大师生深入理解教育强国建设核心要义,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贡献力量。

其中,我校党委书记李晓兵,人工智能与计算机学院党委副书记、院长姚若侠,教育学部2022级国家公费师范生、本科生第一党支部书记薛雅露共同讲述“牢牢把握教育的人民属性 让教育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李晓兵阐释,人民属性鲜明体现了教育强国建设的价值追求,深刻彰显了我们党不断努力办好人民满意教育的深层逻辑。不断彰显教育的人民属性,是教育强国建设承担的重要使命。坚持教育的人民属性,是我们党坚持人民至上的根本立场在教育领域的生动体现。师范大学必须要通过源源不断地培养高素质高水平教师人才,更加自觉地服务教育强国建设,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的人民属性在新时代不断放射出新的光芒。姚若侠谈到,要牢牢把握教育的人民属性,就必须直面教育的不平衡不充分发展的问题,深入推动基础教育扩优提质,实施国家教育数字化战略,以人工智能赋能教师教育,扩大优质教育资源的受益面。薛雅露从师大人接续奉献教育事业的光荣传统中汲取力量,感悟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的人民属性也需要一代代青年学子去践行,到西部去、到基层去、到祖国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