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媒体管理平台 | 点击收藏 | 设为主页
《陕西师大报》总第636期 七版:七版综合 返回目录

用创新的“火炬”点燃创业之梦 ——我校创新创业发展侧记

2021-01-16 21:15:26
来源:本报讯
作者:学生记者 贺佳贝 黄宛晴 刘北辰


“大众创业,万众创新”,2014年9月,李克强总理在达沃斯论坛上首次提出这个新名词,激活了新时代创新创业的能量和活力。大学生创新创业迎来了诸多机遇与挑战,创新创业理念、各级各类大赛、多方合作模式,让大学生创新创业走向新的高度。孵化基地、“挑战杯”“互联网+”……在“双创”新浪潮中,师大人以坚实的步伐和身影,努力“创”出一方天地。


招贤纳才孵化地:

落地生根,孕育成果


“引导”“教育”“创新”“孵化”,在新勇活动中心一楼西北角创新创业孵化基地门口,墙上最醒目的便是这八个大字。这八个字,既是师大努力打造“双创”孵化空间的行动指南,也是师大积极践行“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具体表述。


迈入3000余平米的孵化基地,办公区、交流区、工作区等功能区错落有致地排布其中,各类基础设施应有尽有。很难想象,几年前孵化基地只是名为“创客之家”、占地60平米的狭小空间。


“硬件”先行,“软件”也不能落下。手续办理、互联网或信息技术服务、专业知识普及、法律服务、政策解读……在轻松开放的良好氛围中,多方面政策支持和技术服务全面覆盖,为同学们扫除“双创”路上的障碍、把牢前进的方向。前来咨询的学生放心地说道:“项目做什么、怎么做,有了基地的老师把关,确实少了很多顾虑。”


“让学生做自己的主人翁”是孵化基地一直秉持的项目培育理念。除去老师指导,基地还下设“大学生创新创业协会”,组织各类活动,实现对办公场地、入孵团队的高效管理。遇到团队组建、产品研发以及市场开拓等一系列重点难点问题,同学们都能够在讲座和交流会上与创业成功的学长学姐相互交流,排疑解难。就业中心刘鑫山老师谈到:“孵化基地对学生们的帮助更多的是创新创业思维和意识的培养。走好创新创业路并不容易,只有学生耐心实践、敢于破难、久久为功,才可能成功。”


从2013年设立至今,孵化基地共入驻135个项目团队,累计参与者800余人。作为中国高校众创空间联盟的成员单位,曾获得“陕西省示范性就业创业指导服务机构”“陕西省众创空间孵化基地”“西安市优秀众创空间”等荣誉。我校2010届毕业生、米脂县劳模张雄彪,2013届毕业生、西安若恩教育科技有限公司联合创始人武妍,2017级博士研究生、西安浩艺体智能教育科技有限公司创始人段永昌等优秀创业代表,都曾在这里留下了他们创业最初的足迹。


如今,致力于少儿编程培训的创业者武妍已把自己团队的课程推广到整个西安市,并与碑林区的部分学校建立了长期合作关系。她回忆道:“如果没有当时孵化基地的资金帮助、平台对接、创业导师推荐,我的创业之路会艰难很多。”


逐梦前行“挑战杯”:

挑战创新,突破自我


被誉为中国大学生科技创新创业的“奥林匹克”盛会——“挑战杯”系列竞赛发起于1989年,在30多年的发展中,逐渐成为国内最热门的大学生全国性竞赛之一。我校作为参赛者中的一员,不断进取,逐步建立起规范的比赛机制。


每年,校团委通过组织“挑战杯”校赛,精挑细选出优秀作品参加省赛国赛。为了让我校学子在群英荟萃的比赛中脱颖而出、走得更远,校团委开展了语言表达能力、把握重点能力、临场应变能力等针对性培训。仅2016年以来,在“挑战杯”系列竞赛中,我校团队斩获省级及以上奖项60余项;连续四年在国赛中获得奖项,展现了师大学子的青春风采。


获奖为参赛学生带来的不仅是鲜花与掌声,更是能力的提升和未来更多道路的选择。通过比赛,参与者创新创业的意识得到提升,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也取得进步。校团委副书记戴璐老师介绍道:“有不少学生在参与大赛的过程中找准就业方向、收获创业经验,毕业后走上了自主创业、成立公司的道路。同时,‘挑战杯’大赛的成绩也是一张展示师大实力的‘亮丽名片’,能够为相关学科评估锦上添花。”


每年开学伊始,校园中总能看到“大学生科技挑战协会”的成员奔忙宣讲、发放竞赛手册的身影。他们身体力行,为“挑战杯”的宣传工作贡献着自己的一份力量。今年,虽受疫情影响,但协会克服困难,仍开展了两次面向全校师生的“挑战杯”专项宣讲会,邀请团省委和兄弟院校的老师为同学们普及“挑战杯”相关内容。挑战创新,突破自我,“挑战杯”于师大人而言,已成为一种众人拾柴、并肩前行的优良传统。


勇立潮头“互联网+”:

信息时代,智慧创造


由教育部与各高校联合举办的另一项国家级赛事——“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也是各高校“双创”工作的“重头戏”。作为教育部直属高校,师大是“互联网+”的忠实参与者,从2015年第一届大赛开始,学校便组织老师指导学生参赛,6年来积累了丰富的参赛和实战经验,在第三届、第四届大赛中各斩获国家铜奖一项。


一条条参赛章程、一则则比赛通知、一次次培训选拔,背后都是组织者和参赛者夜以继日的奋斗履迹。“通知学院一轮选拔,邀请校内专家二轮选拔,组织同学参加校赛、省赛乃至国赛……组织参赛的工作量并不小,但不能因此就按部就班、固步自封,只有不断完善制度,开拓创新,才能跟上‘互联网+’的‘加速度’。”教务处赵蕊老师说。今年,教务处通过实施一系列新的激励举措,例如在培训模式中引入排位考核模式,来激励学生在良性竞争中取得进步。


在今年的“互联网+”大赛中,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2018级硕士研究生丁喜团队的项目“车用MLCC介电陶瓷材料优质供应商”斩获省级金奖,正在冲击国家级奖项。丁喜介绍道:“车用MLCC是一种汽车电路中不可或缺的电子元器件,而制造器件必不可少的高性能介电陶瓷材料生产却被欧美国家所垄断。”今年在老师的指导下,丁喜带领着他的团队克服重重困难,终于研发出了这种材料,与现有技术相比,还具有成本低、工艺简单、周期短和稳定性好的优势。他说:“参与比赛不仅锻炼了我的创新思维,更让我切身体会到了用自己的专业知识去突破‘卡脖子’技术的重要性。作为一名研究生,应该把国家战略需求和自己的科研工作紧密结合。”


未来可期迎发展:

补齐短板,打造特色


领航创业,助力创新。我校虽已“久经沙场”,但仍存在不足和不可忽视的短板。尤其在创新创业工科化的趋势下,我校是以人文社会科学见长的师范类高校,在“挑战杯”“互联网+”等以科技创新为核心的创新竞赛中缺少优势。学校高度重视大赛工作,今年成立了由游旭群校长任组长,王永安副书记、党怀兴副校长、蕫治宝副校长任副组长的“互联网+”大赛工作小组。同时,学校出台了《陕西师范大学“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参赛奖励办法》,充分调动广大师生的参赛积极性。


“互联网+”大赛的专家负责人、国际商学院韩菁副教授提出以“营造具有学科特色双创氛围”为前进方向的策略。“作为一所师范类综合性院校,一味模仿太过片面,当务之急是充分发挥自己的学科特色,并鼓励学科交叉,营造出真正属于我们学校的创新创业竞赛氛围。”具体来说,要分析创新成果、思考转化方式、规范院赛制度、完善激励机制、挖掘典型项目、宣传成功案例。这六个“锦囊”,为师大创新创业点亮前行之路。


“我校是一所师范类院校,公费师范生这一群体不能被忽略。”随着时代发展,创新创业思维引入中小学已是大势所趋,韩菁鼓励师范生积极参与创新创业大赛,这样才能更好地把创新创业的种子播撒在中小学生的心中,而这也正是我校创新创业独有的“特色代码”。


如果说良好的竞赛氛围能够给参与者带来向上的动力,那么各职能部门的高效协作便是让动力持续的源泉。目前,学校组织“挑战杯”和“互联网+”赛事,还存在相关职能部门合作程度不高,孵化基地利用率较低等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对此,戴璐给出了建议,“完善体制机制,将学校各部门的力量聚合起来,才能使此类赛事互相融合、互促发展,吸引更多师生参与,将‘双创’工作做大做强。”


作为“双创”洪流中的一股“后浪”,师大人前行之路道阻且长。在千帆竞发的征途中,只有全体师大人拧成一股绳、劲往一处使,守正创新、迎难而上,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创造特色发展路径,才会打造出师大人的“双创”品牌,形成可持续的创新创业热潮,为学校的改革发展注入强大活力。


师大首页 | 学校办公室 | 宣传部 | 红烛网 | 图书馆 | 为学网 | 后勤集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