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报时间

《陕西师大报》总第680期 六版:六版综合 本期共8版

查看往期

创新形式深化理论学习 扎实调研加强成果运用——我校推动主题教育取得实效

作者:

2023-10-09 09:32:57

主题教育开展以来,我校牢牢把握“学思想、强党性、重实践、建新功”总要求,坚守教师教育主责主业,坚持理论学习钻进去,调查研究沉下去,推动发展迈上去,切实把主题教育激发出来的强大动力转化为践行教育强国建设的使命担当。


理论学习钻进去


读书班自觉主动学、专题党课联系实际学、理论宣讲及时跟进学……我校主动创新理论学习模式,不断丰富学习载体和形式,确保党的创新理论学习“钻进去”,推动主题教育“走新”又“走心”。


以上率下带头学。学校发挥党员领导干部头雁效应,高标准、高效率、高质量组织好校院两级领导班子主题教育读书班,创造性采用“文献阅读+学习体悟”学习模式,按照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内在逻辑,将必读篇目划分为18个专题,组织全校处级以上党员干部开展14个单元的集中学习研讨,采取“学前预习、主题领学、交流研讨、学后反思”四环节学习法,确保必读书目全部学、选读书目补充学。党委书记李忠军、校长游旭群分别在《中国高等教育》《中国教育报》发表理论文章,围绕实施“时代新人铸魂工程”的关键问题、“三全育人”开创学生心理健康工作新格局提出深度思考,将理论学习成果引向深入。


以点带面示范学。校级领导班子深入基层,与二级单位班子开展联学共学。校级领导班子成员、二级党组织领导班子成员、党支部书记带头讲授专题党课800余场,引导师生学思践悟。师生党支部依托“三会一课”、主题党日等开展实践研学,将主题教育“搬”进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图书馆、校史馆、烈士陵园等,在实际场域中开展沉浸式学习。


发挥优势深入学。学校组织青年教师党员以“弘扬‘西部红烛两代师表’精神品格 办好人民满意的师范教育”为题录制教育部2023年高校党组织示范微党课,组织师生收看学习讨论,不断激发广大师生投身教育强国宏伟实践的使命担当。发挥党的二十大精神宣讲团作用,面向校内外广大师生开展理论宣讲,让党的创新理论“飞入寻常百姓家”。


调查研究沉下去


面向“强国建设、师范何为”这一时代命题,我校坚持问题导向,把调查研究作为谋事之基、成事之道,俯身一线问需求、察实情、解难题,切实把调研取得的成果转化为推进学校事业发展的实绩实效。


聚焦中心大局破难题。我校聚焦党和政府决策急需的重大课题、学校事业改革发展急需的核心问题、学部学院改革发展急需的现实难题,确定校级调研项目23项、二级单位调研项目240余项。校院两级领导干部因地制宜、因题施策,扑下身子、沉到一线,收集意见建议条数200余条。


聚焦典型案例扬优势。今年6月,围绕服务西部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和教育发展现代化发展目标,我校开展第二届对接西部基础教育“百校行”调研活动。由学校党政领导、专家学者、中青年教师共80余人组成的13支调研组,分赴西部12个省区市及海南省,重点深入革命老区、民族地区、边疆地区、“三区三州”地区开展组团式、联合式调研。在不到一个月时间里,调研组累计行程12余万里,共走访36个地市(地区、自治州)、34个县区(市、自治旗)的70个教育行政主管部门,172所中小幼学校,20余家企业,10余所高校,召开座谈会90余场,回收有效调研问卷7万余份。


聚焦结果成效促提升。结合“百校行”调研成果,学校启动实施“优化本科人才培养结构”“强化卓越师范人才培养”等六大改革举措,着力打造具有我校特色的中国式现代化卓越师范人才培养体系。与此同时,“十百千万”工程进入探索实施阶段。按照计划,学校将建设“十”余个西部教师教育协同育人创新实验区、“百”余个实践基地、“千”余个工作坊、“万”余个“红烛对子”。今年7月,我校启动“边境国门学校红烛育人行动”,首个“边境国门学校红烛苗圃”在云南金平苗族瑶族傣族自治县正式挂牌。除广西外,学校还将在云南、内蒙古等地的边境地区小学共建10个“边境国门学校红烛苗圃”。


推动发展迈上新台阶


围绕加快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的师范大学发展目标,我校以“三个结合”为有力抓手,凝聚团结奋进强大合力,推动学校各项事业迈上新台阶。


主题教育与加强学校党的建设和思想政治工作相结合。聚焦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学校持续开展“党委书记与青年学子共话成长”半月谈系列活动,制定“时代新人铸魂工程”实施方案,进一步强化理想信念教育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聚焦教师思想政治工作和师德师风建设,出台教师思想政治与师德师风建设三年行动计划,对教师思想政治和师德师风工作等作出规划部署。


主题教育与落实学校发展思路相结合。主题教育开展以来,围绕“两条主线、一个根本、一个关键”发展思路,推动形成“四维驱动”学科布局;积极落实习近平总书记“5.29”重要讲话精神,召开工作部署会并提出14项工作举措;召开“加快建设教育强国”“教育家精神”学术研讨会,设立专项课题推出优秀成果;实施“7+2”学科建设专项培优行动,成立马克思主义学部;举办西部师范大学教师教育创新与发展联盟年会暨教师教育高质量发展论坛,不断提升学校支持基础教育发展的水平;与陕西省教育厅共建成立陕西省哲学社会科学研究中心,为繁荣新时代中国哲学社会科学贡献智慧和力量。


主题教育与弘扬践行学校“西部红烛两代师表”精神相结合。2023年,我校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中国古代文学教师团队”负责人张新科被陕西省委教育工委确定为全省教育系统先进典型,并获评陕西省教书育人楷模。学校充分发挥先进典型的示范引领和辐射带动作用,将开展向先进典型张新科同志学习与主题教育相结合,以先进事迹报告会、座谈会、班会等形式在全校范围内掀起向张新科同志学习的热潮,引导广大师生以教育家精神为引领,弘扬践行“西部红烛两代师表”精神,坚定理想信念、陶冶道德情操、涵养扎实学识、勤修仁爱之心。


“未来,我校将继续坚守教师教育主责主业,进一步深化对学校改革发展稳定的短板弱项、深层次关键性问题认识,明确工作方向和改革路径,为加快建设教育强国贡献陕师智慧和力量。”党委书记李忠军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