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改变,是直面人生的勇气,是挑战自我的旅程,是焕然一新的机遇。新的一年新的学期,在早晨清澈的微风中,在独自奔波的骄阳下,在身披月光的夜晚里,许许多多师大人主动复盘过去、审视自己,带着独属少年的朝气和追寻青春的赤心,正视自己与梦想的距离,立下未来奋斗的目标,开启了属于自己的“改变”之路。
奔跑·练浩然之气
“35、36、37、38……”傍晚的操场上,来自化学化工学院的姜楠正努力做着俯卧撑。随着动作起伏,汗水渐渐湿透他的衣衫。“现在每天一小时的运动过后,身体很通透,精神也很清爽。我感谢自己的坚持和付出。”姜楠说。
曾因作息和饮食不规律,姜楠体重超标,身体长期处于亚健康状态。直到凝视镜子里打不起精神的自己,他下定决心:要改变自己的生活方式、告别不良习惯!
姜楠回忆,“刚开始减重时,长期‘躺平’的身体承受不了突然增加强度的运动。几组开合跳、波比跳、平板支撑下来,肌肉就开始堆积乳酸,常常酸痛到手臂举都举不起来。”好不容易适应了训练、取得了一定成果,转眼又进入到瓶颈期,不论姜楠怎样锻炼、怎样控制饮食,体重都很难再减下来。于是,他反复研究动作,还向专业人士“取经”。
“减重需要科学的安排和计划,更需要咬牙坚持的毅力。我无数次想要放弃,又无数次劝自己坚持下去,努力不能白费。”就这样,经过近一年来我与我艰苦地周旋,姜楠成功减重30斤,身体素质越来越好,还认识了许多志同道合的朋友,养成了健康自律的生活习惯,“我认为这是比减肥更珍贵、更有意义的事。”
成长·静杂芜之心
“我不愿只生活在憧憬里。”过去一年,文学院2022级本科生郝欣怡有些失落和迷茫,“从家乡榆林来到西安,从高中紧张的环境来到相对松弛的大学校园,好像突然失去了努力的方向和目标,学习生活屡屡碰壁。”幸运的是,去年秋天情况发生了转机,“假期回家时妈妈疏导我,希望我能真正了解自己想要什么,关注自己擅长什么。”
母亲的疏导给了郝欣怡重拾勇气的信心。静心思考过后,她发现:改变自己,说来容易做来难,“我不仅要补学落下的重点课程,还要跟进新学内容。”此外,她还依据兴趣尝试逐步打开自己,“在新学期我为自己安排了一周两次的舞蹈课,精彩的社团活动和比赛也不能割舍,但时间真的完全不够用。”一开始,扩容的生活带给她新的焦虑和压力,计划往往很难顺利执行。
难则思变,这种情形下她努力提高效率、抓重点、断舍离,同时保持积极的心态,给自己源源不断的动力。经过近半年的坚持,郝欣怡有了新的感悟,“身处低谷时每个人都会感到迷茫和挫败,但如果把生活的挑战看作改变自我的机会,我们一定能登上‘平芜尽处’的春山!”
奋斗·“普”一曲新话
清晨,百花绽放的校园里,不只有鸟儿的歌唱。来自数学与统计学院的布威阿依谢姆·阿卜杜拉同学,也在这个阳光明媚的春天实现着自我的改变。对于自小生活在维吾尔语语言环境中的布威阿依谢姆而言,说一口字正腔圆的普通话一直是件吃力的事。在两次未通过普通话等级考试之后,这次的她下定决心“爆改”自己的口音,“我最分不清汉字的音调,只能从最初的标写拼音学起。”
为了彻底改变自己的口音,上课以外的所有时间,她都用于练习普通话,还经常请教室友、同学,克服维吾尔语独特的弹舌音,学习普通话中平仄的发音习惯,跟读《匆匆》《荷塘月色》《白杨礼赞》等现代经典散文段落,反复练习每一个普通话考试命题说话题目,逐步突破每个字词的发音。“在认真讲好每句普通话的过程中,我越来越感受到汉语的悦耳和美妙,听着自己越来越标准的发音,真的会更有动力!”布威阿依谢姆开心地说。
跨越·追心中梦想
翻开大一的《高等代数》课本,数学与统计学院2022级石雨菡正在恶补同班同学去年已学过的专业课,正在尽快适应成为一名合格的师范生。对于她而言,自己一年来最大的变化就是成功转专业到数学与应用数学(师范)专业,与自己成为数学老师的梦想更近了一步。
“那段时间每天心里都憋着一口气,生怕自己少学一点,周末也抓紧时间学习。”转专业考试前后,石雨菡不断地买题做题、询问有经验的学长学姐、向数学与统计学院的同学借书、准备转专业面试的同时还要准备原专业的期末考试……大脑频繁切换于不同的轨道,石雨菡感觉自己走上了“加速带”。
从清晨到黄昏,图书馆的日影记录着她的奋斗、一张张草稿纸见证着她的蜕变、操场一圈圈的脚印陪她渡过难关……考试结束当晚,石雨菡长舒一口气,紧绷的心绪松弛下来,“这段艰难而充实的经历给我最大的收获,或许不是一个确定的好结果,而是让我学会了珍爱自己内心的‘小火苗’,不畏惧改变,去努力争取、放手一搏,不要给自己留下遗憾。”
沉淀·寻内心声音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文艺晚会上 ,新闻与传播学院2022级播音与主持专业胡乾维激情澎湃而收放自如的朗诵,掀起现场阵阵掌声。表演结束,胡乾维像往常一样微笑、鞠躬、下台。不同以往的是,他的眼角偷偷泛起点点星光,“之前我是一个情绪波动较大的人,语言表达显得很急躁,对事对人也十分感性。现在慢慢比较趋于稳定,表达更有条理,处事也更从容了。”
钟爱播音主持专业的胡乾维常与戏剧、朗诵和广播剧为伴,这让他更熟悉表演型的表达方式,也需要常常处于感情充沛的状态。“有时会不自觉地太急于表达自己的想法,从而忽略逻辑和理性,疏忽听众和队友的感受。”鉴于此,他认真反思、静心沉淀,开始了看不见摸不着却最艰难的“向内探索”。
胡乾维选择的突破口,首先是参加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在项目头脑风暴、撰写项目书、构建项目框架等过程中进行更多理性思维的训练。此外,他还尝试从台前表演走向幕后策划,放缓语速、放平情绪,多倾听他人的观点,“这样的转变很困难,过去的惯性会时不时跳出来。这种时候,我不会强迫自己,而是先停下来,通过转换思维来改善行为。”
日复一日,现在的他,在赛场上镇定自若,在答辩时娓娓道来,在感性和理性之间逐渐找到了平衡。“心态决定态度,态度决定习惯,习惯决定性格,性格决定人生。或许,改变会带来很多不适,但这是成长的必经之路。”胡乾维体会到,学会认识自我、悦纳自我,乐于接受改变、实现蜕变,才能创造更多可能性,遇见更精彩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