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报时间

《陕西师大报》总第700期 二十七版 本期共36版

查看往期

心理学院

作者:

2024-11-25 13:15:08


心理学院由中国马克思主义心理学奠基者之一刘泽如先生创建,拥有完整的本硕博人才培养体系,1981年入选全国首批硕士点建设单位,是西北地区首屈一指的心理学教研重镇。现有教职工74人,其中专任教师57人(教授27人、副教授21人),全部具有博士学位。学院坚持“立足西部、争创一流,厚德强基、重技敦行”发展思路,聚焦高质量人才培养立院、高水平教学科研强院。心理学、应用心理学全部入选国家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拥有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予权。

2020年以来,党的建设和思想政治工作方面,获批陕西省党建双创“标杆院系”,获陕西省师德建设示范团队称号,陕西省课程思政教学团队1个,陕西省优秀共产党员1名,中组部教育部援疆干部1名。人才培养方面,入选第一批新时代教育部马工程重点教材建设目录1部,获首届全国优秀教材二等奖1部,获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1项,新增国家级一流课程5门,获“挑战杯”、“互联网+”大赛国家级奖2项,各类实践技能大赛国家级奖8项,获陕西省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计划2.0基地1个。人才队伍建设方面,新增国家级特岗计划人才、国家级青年人才、中国科协青年人才托举工程、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宝钢优秀教师奖各1名。科学研究方面,新增国社科重大、教育部重大、国自科面上、科技部科技创新、教育部重点基地重大等项目40余项,出版专著21部,获第九届全国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人文社会科学)一等奖1项、青年成果奖2项。国际交流合作方面,新增国家留学基金委2024年创新型人才国际合作培养项目1项。学科建设方面,软科学科排名稳居前十,2024年软科专业排名心理学第7、应用心理学第9。

构建特色优势学科引领的高质量本科人才培养体系。学院以教师教育、航空航天、马克思主义心理学三个优势方向为引领,改进通识教育、专业基础、方法技能、创新特色课程群建设,着力培育学术领军型、未来教育家型、应用实践型等人才发展潜质,创新性形成根基在西部、影响在全国、视野在全球的具有中国风格的高质量本科人才培养格局。

为中国教师职业心理健康创建模型、开发平台。学院受教育部思想政治司委托,先后承担30个省份145所高校250660位高校教师专项调研,完成《中国高校教师心理健康调查报告》、《关于加强高校教师心理健康工作的意见》;建构教师职业心理健康多维评估模型,提出教师职业心理健康的管理机制和动态监测方案,相关政策建议被教育部思政司采纳;开发的教师职业心理健康综合服务平台,在百余所学校公益推广。

为西部中小学心理健康提供陕师智慧、陕师方案。学院承担的专项咨询报告获陕西省委书记赵一德批示,被陕西省委办公厅信息处《要情快报》专报采用;受委托牵头组建陕西省委省政府青少年心理健康工作联合调研专家组,推出《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陕西省学生心理健康工作专项行动计划》(2024年5月颁布);承担田家炳基金会“西北地区中小学教师职业心理健康促进计划”项目;深度参与学校西部基础教育“百校行”活动和“红烛苗圃”边境国门学校育人实践活动,赴西部12省及海南省开展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和服务咨询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