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报时间

《陕西师大报》总第705期 四版:杏园副刊 本期共4版

查看往期

想起我的师大

作者:吕春侠

2024-12-16 21:04:04

今年我退休了。退休本是一件平常事,但令我感到荣耀的是我的退休体面而有尊严。


3月末的时候,不曾想32年前我带的第一级学生一行5人前来看望我,见面后又是献花又是给我围上漂亮的丝巾,一时间我被感动得稀里哗啦。学生们诉说起当年初登讲台的我激扬文字、意气风发、妙语连珠,他们的小心脏瞬间就被征服。后来我被调到其他学校任职,但学生们依然想念那个在讲台上纵横裨阖、滔滔不绝的政治老师。多年后有些学生已小有成就,谈论间得知我今年要退休了,于是相约来看望,表达他们对老师的感恩、赞美。


到了7月,另一件喜事又降临到了我身上。学校领导体恤我任劳任怨、默默奉献,组织全体教师开了一场教师退休欢送会,颁发了教师光荣退休证书并合影留念,我心里美极了。32年来,我在教育岗位上兢兢业业、尽职尽责,终于收获了圆满的结果,顺利完成了教书育人这份光荣的工作。


静下心来仔细思量,自己的职业生涯得到大家的肯定、认可,与培养我的母校——陕西师范大学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记得1988年高考后我收到陕师大的录取通知书,通知书里有一行醒目的话格外引人注目:“教师是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我将通知书贴在心口,心里甭提有多高兴了。


到了9月开学的时候,我提着满满的行李箱在省城下了火车,远远就望见师大的学长学姐举着校牌在迎接新生,霎时倍感温暖。到了学校,王国俊校长在大饭堂里对着几千名刚入学的新生讲话,热情幽默中带着期望和鼓舞,说得最重要的一点是:教师职业是高贵的,因为它塑造的是人的灵魂。


新生军训后就开始上课了。大学生活中,去食堂吃饭是一件令我很享受的事。我们是公费生,学校发的饭票基本够吃,不用自己花钱,饭菜花样很多,有些菜名我都说不上来。我最喜爱二灶门口的甑糕和三灶的肉包子,现在想起那可口的滋味,还直流口水。为了减肥,当时我天天坚持在大操场跑步锻炼,结果系上搞运动会,同学们推荐我参加,这样下来学分就增加了,加上我平时的考试成绩还算不差,竟稀里糊涂得了奖学金,惹得同宿舍的姐妹羡慕不已。


在师大读书,环境悠然又安宁。学生可以选择在心仪的教室自习或去图书馆、阅览室学习。教室里时常很安静,每个人都在认真地读书写字。师大的图书馆很大,藏书量丰富,据说当时在西北五省都是屈指可数的。师大图书馆是学校的一处重要地标建筑,也是一处别致的风景。走进学校正门,迎面矗立的就是图书馆。图书馆前有假山瀑布,一线瀑布潺潺的流水声给远道而来的学子带来愉悦的享受。假山瀑布两侧各有一个读书亭,用冬青围起来,里边有花卉、树木、石凳、石桌,供学生在这里休憩、学习。每周星期天的英语角就在左边的读书亭里举行。


当时师大校外不远处有个植物园,闲暇时姐妹们一起出去畅游,遇到好景致便忙着拍照片,游玩结束顺便在外面饭馆“打牙祭”,尝遍了西安特色的葫芦头、扯面、糊辣汤……最兴奋的是元旦放假,没回家的同学们一起聚会谈天、亲如家人。


有时学校会邀请文化名人来校演讲。有一次,记得著名作家路遥来了,我们硬是挤到前头,非要近距离看看路遥的神韵。临近毕业时,学校安排我们去西市的学校实习,体验真正面对学生该怎样上课。就这样一路挑战一路成长,大四那年我们终于拿到毕业证,各奔东西,踏入社会。


此后30余年时间里,我一直在教育事业上不改初心,孜孜追求。今天我顺利地完成了教书生涯,回想起来,也算未曾辜负师大的培养之恩。我想对亲爱的母校说:我从你的怀抱中出发,是你培养的千千万万学子中的一员,是一名平凡的教师,身负使命,不忘嘱托,虽然没有干出轰轰烈烈的事业,却度过了充实无悔的一生,对得起“陕师大”这个响亮的名字。祝福母校越来越好!(本文系“80周年校庆征稿”优秀作品)

(作者系我校校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