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报时间

《陕西师大报》总第709期 七版 本期共8版

查看往期

凝聚共识 实干奋进 为学校高质量发展贡献心理学科力量

作者:心理学院院长 何宁

2025-04-18 23:37:15

在2025年工作部署会上,学校明确将聚焦“人工智能赋能学校改革发展年”“干部能力作风建设年”两大主题,围绕“1358”的总体思路开展各项工作,为我们统一思想、提高认识、抓好落实提供了路线图。心理学院将根据学校“面向世界、胸怀国家、心系人民、扎根西部、服务陕西”的发展理念,以“立足西部、争创一流,厚德强基、重技敦行”的发展思路和育人理念,统筹发展与安全,坚持师德师风第一标准,深入探索人工智能赋能学科发展新思路,持续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和科技创新策源能力,扎实落实服务陕西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行动方案,助力提升我校心理育人工作实效。

主动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需求,精准把脉学院和学科发展的时代要求。立足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和心理学科前沿,紧密贴合我校“教师教育”和“学科建设”两条主线,进一步梳理和凝练学科方向。明确心理学科支撑教师教育的着力点、发力点和突破点,为师范类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提供心理学方案。努力挖掘心理学的哲学社会科学蕴涵,以“两个结合”为指导赓续我校马克思主义心理学研究传统,为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心理学自主知识体系提供智力支持和理论保障。持续加强心理学在航空航天与人因工程等战略领域的学术和实践价值,着力提升我校心理学科的影响力和竞争力。

大力推进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综合改革,不断提高本科人才培养质量。对标《教育强国建设规划纲要(2024-2035年)》部署要求,紧紧围绕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锻造“三三三”人才培养品牌,推进“四四二”人才培养模式,不断提高本科人才培养质量。传承弘扬学校“西部红烛两代师表”精神,组建“卓越教师红烛班”,突出师范教育特色;持续加大“泽如拔尖基地班”建设,探索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新模式。凝练和固化人才培养成果,积极谋划和落实第十届国家级教学成果奖申报工作。以本科教育教学审核评估整改提升为契机,制定出台本科教育教学审核评估整改提升工作方案,全面推进本科教育教学改革发展提质升级。

积极探索人工智能赋能学院发展新思路,扎实推进一流学科建设。积极回应一流学科建设的时代要求,积极探索人工智能赋能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新思路。系统研究和修订人才培养方案,在课程教学内容、课堂教学方式、教育教学评价等方面全面融入人工智能元素,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与效能。形成“人工智能+心理”跨学科研究方向,大力推进人工智能赋能立德树人、师生心理健康、重点人群心理健康、社会心态与治理等研究领域。加快学科创新引智基地、陕西省行为与认知神经科学重点实验室、陕西省社会科学高端智库、陕西省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等平台的智能化建设和管理,提升科研创新效率与社会服务水平。强化教师队伍数智素养,制定教师AI能力分层培训计划。结合第五轮学科评估结果和软科动态监测指标,针对心理学科建设的不足与短板,进一步规划和部署第六轮学科评估的节点工作方案。

努力拓展社会服务面,有序推进服务陕西高质量发展“一揽子”举措落实。积极参与学校对接西部基础教育“百校行”调研活动,持续服务西部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大力推进人工智能赋能科研创新,创建“立德树人智慧服务平台”大语言模型,建强立德树人智慧教育中心。协助建设陕西省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发展中心,建强“心育智慧服务平台”。建立全省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数据库,在服务全省基础教育心理测评、心理档案、危机预警、科普教育、师资培训等方面发挥积极作用,助力陕西学校师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有序开展。

充分发挥心理学科的国际化优势,积极拓展国际合作新局面。依托国家级和省级学科创新引智基地,组建科研团队深入开展国际交流合作,邀请国际知名心理学专家来校访问,举办高水平的国际学术会议,促进学科交叉与创新。善用学术交流与科研合作的溢出效应,逐步加强与美国、欧洲高水平大学的人才培养交流交换活动,依托学校各级各类项目扩大出国出境学生规模,丰富留基委创新型人才国际合作培养项目的学校类型与数量。鼓励教师参与国际合作项目、联合发表高水平论文以及参加国际学术会议等,不断提升学院在国际学术界的知名度和影响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