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社会科学网》报道我校民建主委方兰教授关于生态环境的建言献策
3月7日,《中国社会科学网》在“社科关注”栏目中刊登了题为《全国人大代表方兰:建立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 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文章,彰显了我校民建支部主委、西北历史环境与经济社会发展研究院副院长方兰教授“两会”期间竭诚为民、积极发声的担当精神。报道链接:http://news.cssn.cn/zx/bwyc/202103/t20210307_5315911.shtml全文如下:全国人大代表方兰:建立
2021-03-09
-
《互联网周刊》:陕西师范大学博物馆位列2020年度高校博物馆第五
2021-03-09
-
《出版人》杂志报道出版总社“丝绸之路历史地理信息开放平台”项目
2021年2月1日出版的《出版人》杂志,刊发了记者亢姿爽采编的文章《丝路平台:产研结合共促数字化转型》,向读者介绍了我校出版总社开发“丝绸之路历史地理信息开放平台”项目的历程及成果,并由此扩展到对出版总社数字化转型之路的探讨,认为我校出版总社在大项目的带动下,数字化转型与全媒体融合出版取得显著成效。全文如下:丝路平台:产研结合共促数字化转型记者:亢姿爽2013年,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建设“新丝绸之路经
2021-03-03
-
《教师报》:保护方言,留住地域文化根脉
近日,《教师报》在5版头条刊登了题为《保护方言,留住地域文化根脉 ——记陕西师范大学文学院邢向东教授团队》的报道文章。文章从“这辈子就搞语言学了!”“与时间赛跑,留住乡音”“攀登西北方言研究新高峰”三个部分,讲述了我校文学院邢向东教授团队近年来实施“中国语言资源保护工程”等相关工作,行走阡陌之间,寻访地道方言,用纸笔记录、用影像摄录,留住乡音,记住乡愁的科研故事。报道链接:《教师报》- http://epap...
2021-03-02
-
《中国科学报》| 唐三一:被误解的流行病学模型
在新冠疫情防控过程中,数学模型在病毒传播机制的刻画、风险分析、预测预警以及干预措施的制定等诸多公共卫生和传染病防控的关键问题中发挥了重要作用。面对新冠疫情,公众迫切希望数学模型能够给出最精确的答案:这场大流行病到底会有多严重,发展的会有多快,以及他们应该做些什么来抵御灾难……当它跟人们预测未来并希望得到一个精确而肯定的答案这一强烈愿望牢牢绑定在一起时,误解、失望随之而来。伊利诺伊大学厄本纳-香槟分
2021-02-28
-
微言教育:为造血式扶贫作出更多贡献!看陕西师范大学扶贫故事《守望滇情》
2021-02-24
-
就地过年 暖在身边:多家媒体报道我校学生留校过年
2021-02-18
-
《中国教师报》:为未来教师搭建成长“脚手架” ——陕西师范大学公费师范生培养策略解读
2021-02-05
-
《文化艺术报》:勋业示人真善美 河山怀我精气神——纪念霍松林先生诞辰100周年暨逝世4周年
2021-02-04
-
《光明日报》:就地过年,我们挺好!
2021-0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