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报记者 周健
盛夏的黄土高原,沟壑梁峁间绿意倔强地成长。清晨六点半,韩谈判准时出现在延川县中学的教学楼走廊里,轻轻走过一间间教室,眼中满是不舍。他为期三年教育帮扶,即将告一段落。
1992年,韩谈判从陕西师范大学中文系毕业,到近旁的师大附中从教。2017年,一声特殊的教育号令改变了他简单的生活轨迹——担任陕西师大教育帮扶云南省景谷县“景谷班”的班主任。自此,从云南景谷到贵州沿河再到陕西延川,陕师大的帮扶任务在哪,他的足迹就到哪,全程参与了三段帮扶历程,成为陕师大教育帮扶的生动缩影。
2022年7月,韩谈判受我校选派,只身一人来到学校承担教育部县中托管帮扶任务的延川县中学。三年时间,他不仅用奋斗筑起当地教育跃升的“三个台阶”,更激活了师生乐教乐学的一潭春水。
心中有了教学改革的蓝图
刚到延川县中学那天,韩谈判行李还没收拾停当,县教体局和学校就将常务副校长的重任交付于他,“这份莫大的信任,让我没有退路,唯有全力以赴。”
黄土高原干冽的风吹得脸颊发红发痒,灶上的一日三餐大都围着土豆打转,但他根本顾不上这些。“刚来时,常常驻足在文学巨匠路遥先生的雕像前,感受到这所中学和陕师大一样,流淌着光荣的传统和朴实坚韧的精神血脉。”这种精神内化为“到祖国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发光发热”的行动力量。
相比生活上的不适应,他更想知道,这所有着近70年历史的学校,也曾是周边几县学子争相就读的名校,现如今遇到哪些瓶颈?自己的工作又该从哪里着手?
“实验室形同虚设,好生源大量流失,教师平均年龄高达44岁,家校共育更谈不上⋯⋯”最揪心的是,“孩子们普遍看不到希望,觉得反正学了也考不上。”边走边看边谈,韩谈判眉头紧锁,心中却燃起了斗志。
“景谷、沿河、延川有啥异同?以前的经验还管用吗?”一遍遍质问、一夜夜沉思,一张“三年三步走”的帮扶蓝图初具雏形——根本在于提升教学实效。首年打基础,贯通教学与德育;次年提质量,深化教学改革;第三年创品牌,形成常态化效应。
实际上,早在韩谈判去到延川县中学的前一年,新到任的王永江校长便带领学校师生迈出了改革步伐,“韩校长的加入,无疑是添了一把有力的柴火。”
让自家的孩子放心地上家门口的学校
教学质量如何提高?高质量的备课是起点。“原来我们采用联合备课,教师只关注自己的部分,很少着眼整体。”张永红副校长坦言。
韩谈判和张永红组织教师实行“二轮备课”,先由老师个人全程备课,再集体打磨。这样无疑就加大了工作量,推行起来阻力不小。咋办?说不动就带头干!韩谈判放下“身份”,几乎把所有时间都花在参加备课会、听课、上示范课、做教研⋯⋯
47岁的数学备课组长成朝晖是韩谈判推行教改的得力助手。办公室、走廊、操场,两人只要碰面,总是争分夺秒地探讨教改,“有时在食堂聊到饭凉了还意犹未尽。”经过一年历练,成朝晖便获评延安市教学名师。
“隔叶黄鹂空好音、塞上长城空自许、此地空余黄鹤楼⋯⋯同学们,这些诗句有什么共同点?”“都有‘空’字”“那这些‘空’都表达了什么?”来回问答中,韩谈判调动起学生的知识储备,将文字与情感浑然交融。“这样的课,一听就不会忘。”师生啧啧赞叹。
韩谈判还发现,以前的教学很容易忽略学生基础薄弱的学情。按部就班地讲,学生们只能囫囵吞枣;照搬现成的试题,考二三十分的情况比比皆是。
韩谈判锚定高考重点和学生的失分点,在各学科推行“典型题典型讲”活动,同时增加基础知识点和典型题的考察力度。例如:语文阅读材料首段的常见作用、数学三角函数的单调性、英语作文中关联词的运用⋯⋯坚持几个月后,考试平均分终于摸到了及格线。“要让每个学生都有题可做、有分可得,保护孩子们的学习兴趣。”
“大家都有孩子,我们一起把学校办好,让自家孩子放心地上家门口的学校多好。”“当老师就是为了把更多孩子培养成才,帮助更多家庭走向幸福。”日复一日,韩校长的苦口婆心逐渐唤起教师们的职业认同感和责任感。老中青教师一齐发力,教风悄然转变,滋润着学校的角角落落。
教育掺不了半点假
“静女其姝的‘姝’又写成‘淑’啦!”早读时间,韩谈判把学生叫到办公室,为其分析模拟考卷。“教育掺不了半点假,工作都在平时、在细处。”每次考完试,韩谈判还会给表现不错的孩子买文具作为奖励。时间一长,师生间的信任感建立起来,家长不在身边,学生有心事都会主动找韩老师倾诉。
“杨博,有机会给学弟学妹们讲讲你的故事嘛。”三年帮扶任务虽至尾声,韩谈判的牵挂并未戛然而止。这不,他又打电话预约优秀毕业生下学期回校宣讲。优秀的毕业生、实习教师、调研专家等,都是他用心搜罗的身边榜样,“得让孩子们知道外面的世界很大很精彩,未来充满希望,没有理想和动力哪能行?”
其实,到延川县中学的第一天,韩谈判就把学校“以人为本、尊重个性、改革推进、发展特色”的办学理念深深烙在了脑海中。
集体研学、特色社团活动、科技文化艺术节⋯⋯三年间,韩谈判带着师生在路遥故居演绎孙少平和田晓霞的故事,在红军东渡黄河的乾坤湾渡口进行革命教育,在父母见证下放飞写有人生理想的气球⋯⋯“当我们沉浸式地参与其中,感觉到自己是发光的。”今年在艺术节上表演安塞腰鼓的高一学生难掩兴奋。
三年,1000多个日日夜夜,提升教师队伍能力素质和自身内驱动力,双向交流、示范带动,以好老师培养好学生、好学生创造好成绩⋯⋯陕师大教育帮扶“景谷模式”再一次焕发活力。时光匆匆而过,努力日积跬步,韩谈判和师生们共同捧出一份沉甸甸的答卷:教育质量三年连涨,本科上线率从54.6%提升到72.3%,一本上线人数从个位数提升到50多人,老百姓的认可度从全县21位上升到第4位⋯⋯
归程时,韩谈判的行李也比去时沉甸许多,三大本工作笔记、十几本听课记录、学生们悄悄塞来的小礼物,还有当地百姓发自肺腑的感激:“你是真心实意帮我们呐!”大巴飞驰在黄土高原,他的心依然紧紧系着景谷、沿河、延川的师生们,“只要他们需要,我随时都在。”